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黑豆浸酒

黑豆浸酒

《圣惠》卷六十四:黑豆浸酒

药方名称黑豆浸酒

处方黑豆1升(炒熟),白花蛇1条(重5两,酒浸,炙微黄),大麻仁2升(蒸熟),五加皮5两(锉),苍耳子5两(酥炒微黄),牛蒡子1升(酥炒微黄)。

制法上捣碎,以生绢袋盛,用好酒3斗,纳入瓷瓶中,封头,浸经7日开瓶。

功能主治风肿,无问冷热。

用法用量每于食前暖1中盏服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四

《圣惠》卷四十四:黑豆浸酒

药方名称黑豆浸酒

处方黑豆5合(炒令熟),熟干地黄3两,杜仲2两(去粗皮,炙,微炒),枸杞子1两,羌活1两,牛膝3两(去苗),仙灵脾2两(去粗皮,炙微黄),当归1两,石斛2两(去根),侧子2两(炮裂,去皮脐),茵芋2两,白茯苓2两,防风3分(去芦头),川椒1两半(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桂心1两,芎?3分,白术3分,五加皮1两,酸枣仁1两(微炒)。

制法上细锉,用生绢袋盛,以酒2斗浸,密封,经10日后开。

功能主治元气衰虚,风湿腰痛牵引,流入腿胫。

用法用量每于食前暖1中盏服之。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圣济总录》卷八:黑豆浸酒

药方名称黑豆浸酒

处方黑豆1升(拣紧小者净淘)。

制法上用酒5升,同入瓶中密封,用灰火煨,约至酒减半,即去豆取酒。

功能主治中风手足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2-3合,空心及临卧时饮。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猜你喜欢

  • 复方鸡血藤膏(鸡血藤膏)

    药方名称复方鸡血藤膏(鸡血藤膏)处方滇鸡血藤膏粉218.75g 川牛膝59.5g续断53g红花5g 黑豆12.5g糯米437.5g饴糖300g性状为黑色的块状物;气糊香,味涩、微苦而后略甜。炮制上七味

  • 浸洗药

    药方名称浸洗药处方赤梗、红花、蜈蚣。功能主治足心痈。用法用量水煎,浸洗之。摘录《准绳·疡医》卷四

  • 麻黄止汗通肉解风痹汤

    药方名称麻黄止汗通肉解风痹汤别名麻黄汤、解风痹汤处方麻黄(去节)3两,枳实(炙)3两,防风3两,白术3两,细辛3两,石膏8两(碎,绵裹),生姜4两,附子(炮)4两,甘草(炙)2两,桂心2两。功能主治肉

  • 金水六君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金水六君煎药方名称金水六君煎处方当归6克 熟地9~15克陈皮4.5克半夏6克茯苓6克 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养阴化痰。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

  • 九味羌活丸

    药方名称九味羌活丸处方羌活150g防风150g苍术150g细辛50g川芎100g白芷100g黄芩100g甘草100g地黄100g性状为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辛、微苦。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

  • 半墨丸

    药方名称半墨丸处方半夏(生姜制)南星(生姜制)软石膏香附子栀子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神曲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火化痰。主痰火气嗳。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开水送下。摘录《古今医统》卷二十四引《

  • 六味清凉饮

    药方名称六味清凉饮处方当归、红花、赤芍药、生地黄、紫草、枳壳。功能主治痘疹血热便秘。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 平火散

    药方名称平火散处方熟地30克,玄参15克,麦冬9克,生地9克,丹皮9克,山药9克,石斛9克,沙参9克。功能主治滋阴清热。主精室蕴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辨证录》卷十

  • 桂苓饮子

    药方名称桂苓饮子处方桂枝、猪苓、知母、泽泻、黄柏、甘草梢、滑石。功能主治伤寒初得,邪热结于膀胱之如狂症,无大热,狂言、烦躁不安,精采不与人相当。用法用量《寿世保元》本方用猪苓二钱,泽泻二钱,桂枝八分,

  • 琼花膏

    药方名称琼花膏处方闹羊花根皮45克五加皮归身各60克威灵仙30克防风荆芥元参 花粉各45克甘草30克制法上药用真麻油1.5千克浸,煎如法,再用铅粉收膏,退火毒七日后可用。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