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金丸

黄金丸

《一盘珠》卷八:黄金丸

药方名称黄金丸

处方雄黄5钱,胆星5钱,川郁金5钱,玄明粉5钱,熟大黄5钱(古方用巴豆,恐其性火烈,故以玄明粉大黄易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急热急惊,热痰结胸。

用法用量浓煎薄荷钩藤汤为丸,每丸重4分。

摘录《一盘珠》卷八

寿世保元》卷二:黄金丸

药方名称黄金丸

处方大黄(煨)、郁金(即姜黄。要极小者佳)、牙皂(去筋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牛胆汁入瓷罐内煎成稀膏,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热积痰,并五脏三焦有余之热,夹热下利,食痞膈闷,咽痛,目赤肿,中暑中热,烦躁,及初发肿毒。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量病加减,白汤送下。大便少行1-2次即止,不伤元气。

摘录寿世保元》卷二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黄金丸

药方名称黄金丸

处方葶苈子(隔纸微炒)3两,半夏(炒赤色)3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干姜(炮)1枣许,大黄(锉,炒)3分。

制法上为末,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稍加至30丸,临卧温熟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回春》卷七:黄金丸

药方名称黄金丸

处方黄芩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实大。

功能主治小儿吐血、衄血、下血。

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1丸,盐汤代下。

摘录《回春》卷七

猜你喜欢

  • 龙麝聚圣丹

    药方名称龙麝聚圣丹处方川芎1两,生地黄半两,犀角屑半两,羚羊角半两,南琥珀半两(研),南玄参半两,桔梗半两,连翘半两,马牙消3钱(研),人参3钱,赤茯苓3钱(去皮),升麻3钱,牛黄3钱(研),麝香3钱

  • 塌气散

    药方名称塌气散处方陈米(炒黄)35克 青橘皮(去白,巴豆去亮21粒同炒黄色,去巴豆不用)15克甘草(微炙)30屯黑牵牛(半生,半炒)7.5克 肉豆蔻(面裹,煨香)2枚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健脾行气

  • 藿香参橘煎

    药方名称藿香参橘煎别名参橘煎处方人参、橘红、藿香。功能主治清理暑湿,分利阴阳。主中暑泻之症,脉虚细。用法用量上同煎,调服六一散。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当归温疝汤

    药方名称当归温疝汤处方当归、白芍、附子、肉桂、延胡索、小茴香、川楝子、泽泻、吴茱萸、白茯苓。功能主治中寒冷疝。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 地黄汤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地黄汤药方名称地黄汤处方生地黄汁200毫升 川升麻白蔹栀子仁黄连黄柏当归赤芍射干大黄甘草(生用)各10克制法上药细锉。功能主治主发背成疮溃烂者。用法用量用水2升,煎至1.2升,

  • 荆芥地黄汤

    药方名称荆芥地黄汤处方荆芥。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呕血,风热入络,血溢络外,吐血,乍寒乍热,咳嗽口干,烦躁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生地黄汁调下,不拘时候。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金匮翼》卷二

  • 完胞饮

    药方名称完胞饮处方人参30克白术300克(土炒)茯苓9克(去皮)生黄耆15克当归30克(酒炒)川芎15克白及末3克红花3克 益母草9克桃仁10粒(泡,炒,研)功能主治治妇人产时,损伤胞胎,小便淋漓不止

  • 黑金丸

    《圣惠》卷八十五:黑金丸药方名称黑金丸别名黑金丹处方黑铅半两,水银半两,天南星半两(炮裂,为末)。制法先熔铅为汁,次下水银,结为砂子,为细末,与天南星末和匀,以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风痫,

  • 启膈散

    药方名称启膈散处方沙参9克丹参9克茯苓3克川贝母(去心)4.5克郁金1.5克砂仁壳1.2克荷叶蒂2个 杵头糠1.5克功能主治润燥解郁,化痰降逆。治噎膈。咽下梗塞,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胃脘胀痛,舌绛少

  • 麻黄二陈汤

    药方名称麻黄二陈汤处方麻黄5分,光杏仁3钱,姜半夏2钱,广橘红1钱,前胡1钱半,白前1钱半,茯苓3钱,炙草5分。功能主治夹痰伤寒。感寒邪而生痰,毛窍外闭,肺气逆满,邪气无从发泄,咳喘痰多,证情较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