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连补汤

黄连补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黄连补汤

药方名称黄连补汤

别名黄连补肠汤(《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黄连12克茯苓芎劳各9克 酸石榴皮5片地榆15克伏龙肝鸡子大1枚

制法上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痢下青白,肠中雷鸣。

用法用量用水1.4升,煮取500毫升,去滓,下伏龙肝末,分作三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

《千金》卷十八:黄连补汤

药方名称黄连补汤

别名黄连

处方黄连4两,茯苓3两,芎?3两,酸石榴皮5片,地榆5两,伏龙肝鸡子大)1枚。

功能主治大肠虚冷,痢下青白,肠中雷鸣相逐。

用法用量黄连汤(《圣济总录》卷五十)。

注意猪肉、冷水、大醋。

摘录《千金》卷十八

猜你喜欢

  • 鲤鱼头煮冬瓜

    药方名称鲤鱼头煮冬瓜处方鲤鱼头1个冬瓜90克制法将鱼头洗净去鳃,冬瓜去皮切成块,把炒锅放在文火上,倒入鲤鱼头、冬瓜加水1000克煮沸,待鲤鱼头熟透即可。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下气通乳。适用于脾虚型妊娠水肿

  • 加味射干汤

    药方名称加味射干汤处方射干1钱,生地1钱,桔梗7分,连翘7分,黄芩7分,贝母7分,元参7分,甘草7分,荆芥5分,牛蒡7分。功能主治喉痹肿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囊秘喉书》卷下

  • 保赤却病良方

    药方名称保赤却病良方处方黄栀子(研末)、鸡蛋清。制法上与白面掺和调匀,形如浆糊状。功能主治预防惊风,祛除胎毒。主小儿胎毒、惊热诸症。用法用量搽敷婴孩两脚心,用布包扎,每日1换。敷后数日,脚心必现青紫色

  • 理苓汤

    《张氏医通》卷十六:理苓汤药方名称理苓汤处方干姜(炮)1.5~3克人参3~9克白术(炒焦)3~6克甘草(炙)1.5~3克茯苓猪苓各6克泽泻9克 桂3克功能主治温中补虚,化气利水。治胃虚食滞,喘胀浮肿,

  • 加味寿星丸

    药方名称加味寿星丸处方天南星3两,母真珠1钱,真琥珀5钱,圆白半夏5两,枯矾5钱,大朱砂1两(细研,为衣)。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因事惊忧,涎留心包,精神不守,事多健忘

  • 枇杷叶前胡散

    药方名称枇杷叶前胡散别名枇杷饮、枇杷叶汤、枇杷前胡汤处方枇杷叶(去毛,生姜汁浸,炙)3分,前胡(去芦头)3分,人参3分(去芦头),茯苓3分,五味子2分,桔梗3分,白术5分,厚朴2分(去皮,生姜汁浸,炙

  • 附子摩头散

    药方名称附子摩头散别名摩顶散、附子膏处方大附子1个(炮,去皮脐),盐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首风。用法用量摩顶散(《普济方》卷四十四),附子膏(《普济方》卷四十七)。摘录《三因》卷二

  • 三黄丸

    药方名称三黄丸处方大黄、黄芩、黄檗,已上各等分。炮制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熟水下。备注又方去黄芩用黄连。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五虫四藤汤

    药方名称五虫四藤汤处方蜈蚣3条,地龙15克,忍冬藤15克,钩藤15克,乌梢蛇9克,地鳖虫9克,全蝎6克,鸡血藤25克,络石藤20克,黄芪90克,丹参30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达脉络。主血瘀阻络。用法

  • 健脾导功丸

    药方名称健脾导功丸处方人参(去芦)1两,于白术(东壁土炒)3两,白茯苓(饭上蒸)2两,粉甘草(蜜炙)5钱,广陈皮(饭上蒸)2两,制半夏(姜汁炒)2两,六神曲(炒)1两5钱,薏苡仁(炒)2两,陈枳壳(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