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连羊肝丸

黄连羊肝丸

《中国药典》:黄连羊肝丸

药方名称黄连羊肝丸

处方黄连20g 胡黄连40g黄芩40g黄柏20g龙胆20g柴胡40g青皮(醋炒)40g木贼40g密蒙花40g茺蔚子40g决明子(炒)40g石决明(煅)40g夜明砂40g 鲜羊肝160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苦。

炮制以上十四味,将鲜羊肝切碎、蒸熟、干燥,与其余黄连等十三味掺匀,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泻火明目。用于肝火旺盛,目赤肿痛,视物昏暗,羞明流泪,胬肉攀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黄连羊肝丸

药方名称黄连羊肝丸

处方黄连黄柏龙胆草各600克 草决明石决明(生)密蒙花青皮(炒)柴胡木贼草 胡黄连黄芩夜明砂茺蔚子各1.2千克 鲜羊肝5千克(煮熟,连汤炮制)

制法上药共研粗末,将煮熟羊肝串起,晒干或烘干,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治肝虚火盛,两目昏暗,羞明怕光,胬肉攀睛。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海蛤丸

    《圣惠》卷五十四:海蛤丸药方名称海蛤丸处方海蛤1两(研细),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汉防己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遂半两

  • 加减补心汤

    药方名称加减补心汤处方白茯苓归身远志(去心)黄柏知母生地黄陈皮酸枣仁(去皮)麦门冬各15克人参石菖蒲白术甘草各9克白芍药(炒)15克制法上药锉片。功能主治治诸虚健忘。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

  • 安土汤

    药方名称安土汤处方白芍1两,白术1两,柴胡1钱,茯苓3钱,甘草1钱,苍术2钱,神曲2钱,炮姜1钱。功能主治肝气旺盛,肝木g脾土,土气不能伸,而肠中自鸣,终日不已,嗳气吞酸,无有休歇。用法用量水煎服。各

  • 大麦粥

    药方名称大麦粥处方大麦米5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大麦米浸泡轧碎,煮粥加红糖适量。功能主治益气调中,消积进食。适用于小儿疳症、脾胃虚弱、面黄肌瘦、少气乏力。用法用量每日2次服食。摘录《民间方》

  • 胃肠安丸

    药方名称胃肠安丸处方木香、沉香、枳壳(麸炒)、檀香、大黄、厚朴(姜制)、朱砂、麝香、巴豆霜、大枣(去核)、川芎性状为朱红色的水丸;气芳香,味甘、辛、苦。炮制上十一味,巴豆霜、麝香分别粉碎成细粉;朱砂水

  • 白凤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白凤丸药方名称白凤丸别名参茸白凤丸处方人参1两,杜仲1两,川芎1两,熟地1两,放术1两,菟丝1两,黑艾叶7钱半,炙甘草5钱,鹿茸1两,茯苓1两,当归1两,川椒5钱,大黄耆2两,

  • 加减当归地榆散

    药方名称加减当归地榆散处方御米壳(蜜炒)2两,当归(焙)1两,地榆半两,黄连(拣净)半两,芍药半两,甘草(炒)半两。功能主治冷热不调,气毒恶毒,湿热肠垢,毒痢休息,膏痢腥秽,干呕不食,肌热,小便涩。用

  • 青蒿汤

    药方名称青蒿汤处方青蒿(焙)知母(焙)甘草(炙)各60克半夏(汤洗七遍,姜汁制)30克常山(锉,焙)60克鳖甲(醋炙黄,去裙襕)桂(去粗皮)枳壳(去瓤,麸炒)秦艽(去苗、土)各120克制法上九味,粗捣

  • 化症丸

    《圣惠》卷七十一:化症丸药方名称化症丸处方硇砂半两(细研),巴豆1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五灵脂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雄雀粪半两(微炒黄),猪牙皂荚半两(去皮,涂醋,炙令黄,去子)。制法

  • 鸡鸣紫丸

    药方名称鸡鸣紫丸处方皂荚1分,藜芦2分,甘草2分,矾石2分,乌喙2分,杏仁2分,干姜2分,桂心2分,巴豆2分,前胡4分,人参4分,代赭5分,阿胶6分,大黄8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