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连温胆汤

黄连温胆汤

六因条辨》卷上:黄连温胆汤

药方名称黄连温胆汤

处方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茯苓甘草大枣黄连

功能主治治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舌黄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六因条辨》卷上

六因条辨》卷上:黄连温胆汤

药方名称黄连温胆汤

处方温胆汤加黄连

功能主治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舌黄腻。

用法用量水煎服。

临床应用1.心惊胆怯:湿热生痰,留于手足少阳之府,累及心包,心惊胆怯,性急善忘,多虑多思,舌苔浊腻带黄,胸脘内热。清化为宜。黄连温胆汤加洋参,枇杷叶。

2.精神分裂症:杨姓,男,43岁,干部。80年4月7日就诊。10年前,因私怨,心怀忧郁致神志异常,悲伤哭泣之症每年发作4月余,用过各种镇静药均未控制发作或缩短发作时间。予黄连温胆汤加菊花、白蒺藜、朱麦冬,前后共服11剂,诸证悉除,以健脾养心之法善后调理。

3.不寐:付某某,女,42岁,干部。1979年5月14日初诊。半月前,因事争吵后夜卧不宁,心烦不安,服药无效。治以清肝豁痰安神,予黄连温胆汤加珍珠母、夜交藤,水煎服。3剂后每晚能睡3-4小时;前方加栀子,10剂后,诸症悉和,睡眠正常。随访3年,未复发。

4.口甘:张某某,女,33岁,打字员。1980年7月24日初诊。口中甜腻,食无味,胃脘灼热嘈杂已月余。诊见:形瘦,面色萎黄,胸脘闷,舌边齿痕,苔黄,脉弦滑。证由痰热浊邪上泛所致。方用黄连温胆汤加蔻仁、佩兰石菖蒲,水煎服。6剂后,口甘减;原方加白术,15剂后诸证皆除。

摘录六因条辨》卷上

猜你喜欢

  • 归芍甘麦汤

    药方名称归芍甘麦汤处方当归6克 杭芍12克白术9克柴胡6克茯神9克甘草3克小麦30克(或麦芽18克)大枣3枚功能主治舒肝解郁。治产后肝经郁热,乳汁自出,面色苍黄,间有潮红,心烦易怒,头晕胁胀,苔黄,脉

  • 浸熨汤

    药方名称浸熨汤处方木通1两,生姜1两,葱白七茎,陈橘皮1两,川椒半两。制法上都细锉。功能主治小儿小便不通。用法用量以水2大碗,煎至7沸,去滓,倾入盆内。看冷暖,坐儿于盆中浸之;将滓于儿脐下熨之。立通。

  • 拒风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拒风丹药方名称拒风丹处方荜拨半两,防风(去芦.叉)一两半,川芎四两,细辛(洗.去叶)三钱半,天麻(去芦)、甘草,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龙眼大。功能主治治一切

  • 八味生脉汤

    药方名称八味生脉汤处方熟地5钱,人参1-2钱或5-7钱,麦冬2钱,山药1钱5分,山萸肉1钱5分,丹皮1钱,茯苓1钱,肉桂5分,泽泻5分,五味子5分,川附子5分。功能主治中风半身不遂。用法用量水2钟,煎

  • 桂辛汤

    药方名称桂辛汤别名桂心汤处方桂(去粗皮)2两,细辛(去苗土)2两,干姜(炮)2两,人参(去芦)2两,白茯苓(去皮)2两,甘草(炙)2两,五味子3分,陈皮(去白)3分,白术3分,半夏(汤浸洗7遍,细切如

  • 护面散

    药方名称护面散处方自己顶心发或女人发(煅存性)9分,明雄黄9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预防杨梅疮初发时服表药而上攻头脸。主用法用量分3服,每服用麻油半酒钟调药,黄酒冲服,1日服完。服后服表毒药,则头面不

  • 川活散

    药方名称川活散处方羌活1两,萝卜子(炒)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水气肿。用法用量用酒调下。摘录《得效》卷九

  • 百祥丸

    药方名称百祥丸别名南阳丸处方红芽大戟不拘多少(阴干)。制法浆水煮极软,去骨晒干,复纳汁中煮,汁尽倍干为末,水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痘疮初发用之,可预防毒气上迫咽喉。主痘疮倒压黑陷,寒颤噤牙戛齿,身黄

  • 立止牙痛即安丹

    药方名称立止牙痛即安丹别名一粒笑处方蟾酥(酒化烊)2钱,荜茇(研末)1钱,五灵脂(酒飞)2钱,麝香(研末)2分。制法上药打匀为丸,如绿豆大,晒干,贮于玻璃瓶内塞好,不令出气。功能主治牙痛。用法用量凡1

  • 回疔丹

    药方名称回疔丹处方蟾酥、银朱、雄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回生。主疔疮走黄。用法用量每服1丸,胡椒煎汤1钟,磨铁锈于汤内少许,灌下。摘录《仙拈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