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芩定乱汤

黄芩定乱汤

药方名称黄芩定乱汤

处方黄芩1钱5分(酒炒),焦栀子1钱5分,香豉(炒)1钱5分,原蚕砂3钱,制半夏1钱,橘红(盐水炒)1钱,蒲公英4钱,鲜竹茹2钱,川连(姜汁炒)6分,陈吴萸(泡淡)1分。

功能主治温病转为霍乱,腹不痛而肢冷,脉伏;或肢不冷,而口渴苔黄,小水不行,神情烦躁。

用法用量阴阳水2盏,煎1盏,候温徐服。

转筋者,加生苡仁8钱,丝瓜络3线;溺行者,用木瓜3钱;湿盛者,加连翘茵陈各3钱。

摘录《霍乱论》卷四

猜你喜欢

  • 敛疮止痛生肌散

    药方名称敛疮止痛生肌散处方宫粉(火煨黄)1钱,黄柏5分,黄连5分,乳香(去油)5分,没药(去油)5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疮疡,并治下疳、黄水热泡等。用法用量掺疮上。摘录《易简方便》卷四

  • 大建脾散

    药方名称大建脾散处方荜澄茄半两,干姜半两,白豆蔻半两,丁香半两,白茯苓1两,甘草1两,肉豆蔻1两,青皮1两,半夏(姜制1宿)1两,茴香1两,缩砂仁1两,厚朴(姜制1宿)1两,神曲1两,陈皮1两,檀香1

  • 大八风散

    药方名称大八风散处方巴戟天半两,黄耆半两,桂心半两,细辛半两,天雄半两,萆薢半两,苁蓉半两,牡荆子半两,薯蓣半两,菊花半两,萎蕤半两,山茱萸半两,秦艽半两,黄芩半两,石斛半两,白术半两,礜石(1作矾石

  • 芎辛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芎辛汤药方名称芎辛汤别名大芎辛汤(《世医得效方》卷十)。处方生附子(去皮、脐)乌头(生,去皮、尖)天南星干姜细辛川芎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气

  • 法制香附

    药方名称法制香附处方大香附(杵去毛皮,以童子小便浸1夜,晒干,截碎,又用米醋蘸过焙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下血;冷带。用法用量每2钱,米汤调下;治冷带,用艾叶煎汤调下。摘录《直指》卷二十六

  • 慢性肝炎丸

    药方名称慢性肝炎丸处方板蓝根50斤,甘草20斤,茵陈50斤。制法将药材加工洁净,取甘草、板蓝根10斤,煮提三次,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茵陈热浸二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以上药液,

  • 黄芩黄连汤

    药方名称黄芩黄连汤处方黄芩1两(酒洗,炒),黄连1两(酒洗,炒),草龙胆1两(酒洗4次,炒4次),生地黄(酒洗)1两。功能主治内障。两眼血热赤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

  • 赤石脂丸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赤石脂丸药方名称赤石脂丸处方黄连当归各60克赤石脂干姜(炮)各30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伤寒热痢。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吞下,日服三次。摘录《类证

  • 加味杞菊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味杞菊地黄汤处方熟地20克,山药18克,萸肉10克,云苓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杞果12克,甘菊15克,密蒙花18克,羚羊角粉(冲服)2克,枣仁(炒)25克,钩藤20克,天麻10克。

  • 广丹白及膏

    药方名称广丹白及膏处方广丹1钱,白及面2钱,凡士林1两。制法调匀成膏。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主慢性溃疡,下肢溃疡(臁疮)。用法用量外敷患处。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