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

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

金匮要略》卷中: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

药方名称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

别名耆芍桂酒汤(《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黄耆15克 芍药9克桂枝9克

功能主治益气祛湿,和营泻热。治黄汗。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沉。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苦酒200克,水1.4升相和,煮取600毫升,每次温服200毫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

药方名称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

别名耆芍桂酒汤、黄耆苦酒汤、苦酒汤、黄耆桂枝苦酒汤、耆桂酒、黄耆芍药桂酒汤

处方黄耆5两,芍药3两,桂枝3两。

功能主治黄汗,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伤寒脉沉,咽痛自汗。

用法用量耆芍桂酒汤(原书同卷)、黄耆苦酒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一)、苦酒汤(《全生指迷方》卷三)、黄耆桂枝苦酒汤(《鸡峰》卷十九)、耆桂酒(《玉案》卷三)、黄耆芍药桂酒汤(《症因脉治》卷三)。本方方名,《外台》引作“黄耆芍药桂心酒汤”、《准绳·类方》引作“耆芍桂苦酒汤”、《医灯续焰》引作“黄耆芍桂酒汤。

各家论述1.《千金方衍义》:水湿从外渐渍于经,非桂之辛温无以驱之达表;既用桂、芍内和营血,即以黄耆外壮卫气以杜湿邪之复入;犹恐耆、芍固护不逮,而用苦酒收敛津液不使随药外泄。乃服药后每致心烦,乃苦酒阻绝阳气不能通达之故,须6-7日稍和,心下方得快,然非若水煎汤液之性味易过也。

2.《金匮要略心典》:黄耆桂枝、芍药,行阳益阴,得酒则气益和而行愈固,盖欲使营卫大行,而邪气毕达耳。云苦酒阻者,欲行而未得遂行,久积药力,乃自行耳,故曰服至6-7日而解。

临床应用黄汗:张某某,女,22岁。因家务劳作汗出,即用凉水浸毛巾擦洗身体,后发现上半身出汗,色黄,量多而粘,衣物均被黄染。自觉乏力,纳呆,微发热,有时干哕,月经正常,小便色略赤,大便色正常,巩膜皮肤无黄染,舌质正常苔薄白,脉略滑。辨证:黄汗。时值盛夏,暑热当令,劳则阳气张,遂汗出,复受水寒之气,致热伏于内,酿成外寒湿,内郁热之势,交相蒸郁,汗液排泄障碍,或发热汗出而色黄。治则:调和营卫,清泄郁热。方药:耆芍桂酒汤去苦酒加栀子黄柏。药用:黄耆18g,白芍12g,桂枝9g,黄柏9g,水煎分2次服。服3剂黄汗已止。随访3年未再发现黄汗。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和中化浊汤

    药方名称和中化浊汤处方茅术1钱,厚朴1钱,茯苓2钱,枳壳1钱,青皮1钱,砂仁1钱,木香5分,乌药1钱,楂炭3钱,神曲3钱,车前2钱,荷叶1角,煨姜3片。功能主治暑月贪凉受寒,过食生冷,肠胃受伤所致之泄

  • 参角丸

    药方名称参角丸处方苦参2斤,肥皂角2斤(去皮并子,捶碎,以水1斗浸,揉取浓汁,滤去滓,熬成膏)。制法上将苦参杵为细末,以皂角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肺风皮肤瘙痒,生瘾疹或疥癣等。用法用量每服20丸

  • 苋粥

    药方名称苋粥处方新鲜苋菜150克粳米100克制法将新鲜苋菜去根,洗净切碎,同粳米煮粥。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抗菌止痢。适用于老年人急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用法用量可供早晚餐或作点心服食。注意脾虚便溏者不宜多

  • 加味术苓汤

    《辨证录》卷八:加味术苓汤药方名称加味术苓汤处方白术2两,茯苓5钱,半夏3钱,肉桂2钱,生姜1两,白豆蔻3粒。功能主治脾胃虚寒而得疟症者。发疟之时,先寒后热,寒从腹起,善呕,呕已乃衰,热过汗出乃已。用

  • 清热渗湿汤

    药方名称清热渗湿汤处方黄连茯苓泽泻各3克黄柏(盐水炒)6克苍术白术各4.5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治湿热浮肿,肢节疼痛,小便不利;夏月湿热伤脾,心烦口渴,泄泻溺赤。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赤水玄珠》卷二

  • 二汁饮

    药方名称二汁饮处方甘蔗汁500毫升 姜汁250毫升制法二味和匀。功能主治主反胃。用法用量每次温服250毫升,一日三次。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 参术附桂汤

    药方名称参术附桂汤处方人参半两,白术9钱,附子2钱,肉桂1钱,干姜2钱。功能主治追散失之元阳而返其宅。主阴寒之气,直中阴经,斩关直入于肾宫,命门之火逃亡而将越出于躯壳之外。用法用量水3碗,煎服。各家论

  • 开解六郁膏

    药方名称开解六郁膏处方香附1两,川郁金1两,小枳实8钱,青皮8钱,山田5钱,片姜黄6钱,广木香6钱,橘红6钱,红花5钱,全当归1两,苏梗子1两,沉香5钱,麝香2钱,莱菔子6钱,白芥子6钱,茅苍术5钱。

  • 清膈饮

    药方名称清膈饮处方枇杷叶竹茹各3克 生半夏茯苓各4.5克功能主治治妊娠呕吐,不能进食。用法用量加生姜7片,水煎,沮服。摘录《产科发蒙》卷一

  • 广胤丹

    药方名称广胤丹处方黄耆(锉细)1两半,人参(上党者,去苗)1两,川续断(锉)1两,泽兰叶(去皮)1两,熟地黄(焙干)1两,牡丹皮(拣净)1两,延胡索1两,白芍药1两,川芎1两,白薇1两,嫩鹿茸(燎去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