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高良姜散

高良姜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草豆蔻(去皮)、陈皮(去白)、当归(微炒)、肉桂(去粗皮),各一分;人参(去芦)半两。

炮制上件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冷伤,脾胃不和,腹胀气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45克(锉)厚朴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0克当归30克(锉碎,微炒)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温里散寒,下气行滞。治卒心痛,腹胁气胀,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乌药1两,京三棱(并锉)1两,吴茱萸(水浸1宿,晒干)2两(与上3味相和炒,待茱萸焦即住火,净,拣去茱萸不用,将3味与后药同捣),丹参(锉,微炒)半两,沉香(锉)半两,莎草根(炒去毛)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黄,研)半两,槟榔(微煨)半两,麝香1分(别研入)。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厥心痛。面色青黑,眼目直视,心腹连季胁引痛满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煎茯苓汤调下;或炒桃仁酒调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圣惠》卷四十七: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锉),木瓜1两(干者),香薷1两,梨枝叶1两半,人参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霍乱。冷热不调,吐利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温频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四十三: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别名高良姜

处方高良姜半两(锉),人参3分(去芦头),草豆蔻1两(去皮),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1两(煨,用皮),丁香半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分,甘草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虚腹胀,肠鸣切痛,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高良姜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圣惠》卷四十三: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白豆蔻1两,桂心1两,芎藭半两,丁香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冷气不和,心腹疼痛,或时呕逆,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1两(汤侵,去白瓤,焙),木瓜2两(干者),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3分,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转筋、吐利,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半两(锉),桂心1两,木瓜2两(干者)。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过多,遍身筋转,及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

《圣惠》卷五十一: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麦3分(锉),诃黎勒皮1两,白术3分,赤茯苓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细辛半两,桂心3分,桔梗半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胃气虚冷,胸膈冷气,痰饮,口中清水自出,胁急胀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圣惠》卷四十七: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3分(锉),桂心3分,木瓜2两(干者),肉豆蔻1两(去壳),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转筋,疼痛,欲入腹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为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五十一: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3分(锉),肉桂3两(去皱皮),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木香3分,赤茯苓1两,诃黎勒皮2分,大腹皮3分(锉),人参1两(去芦头),草豆蔻半两(去皮),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破冷气,化宿食。主痰饮。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圣惠》卷三十九: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草豆蔻3分(去皮),白术半两,沉香3分,干紫苏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饮酒后脾虚,心腹胀满,不能消化,头疼心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九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3两。

制法上酒浸,纸裹,入慢火内煨令熟,为散。

功能主治胃气极冷,卒病心痛,吐逆寒痰,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暴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半,陈橘皮(去白,焙)2两,陈曲(炒)半两,肉豆蔻(去壳)1两,干姜(炮裂)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五味子1两,甘草(炙,锉)1两,白术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饮食减少,腹中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陈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圣惠》卷八十四: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半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霍乱,心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四: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别名高良姜

处方高良姜1分(锉),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草豆蔻1分(去皮),当归1分(锉碎,微炒),桂心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冷伤,脾胃气不和,心腹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高良姜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七十八: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别名高良姜

处方高良姜(锉)1两,当归(锉,微炒)1两,草豆蔻(去皮)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利,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高良姜汤(《明医指掌》卷九)。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四十七: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锉),干木瓜半两,莲子心半两,菖蒲半两,丁香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胃冷咳癔,气厥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猜你喜欢

  • 柴胡养阴汤

    药方名称柴胡养阴汤处方柴胡4钱,当归2钱,陈皮2钱,知母1钱。功能主治养营解表。主阴分虚,邪气盛,无汗而疟。久疟不解,脉弦数。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柴胡解表散邪,知母润燥清热,当归养血脉以益营,陈皮利

  • 兼金丸

    药方名称兼金丸处方大黄(湿纸裹煨)8钱,消石4两,桂心4两,甘草(炙)4两,桃仁40个(去皮尖)。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热入膀胱,脐腹上下兼胁肋疼痛,便燥,欲饮水,按之痛者;及妇人

  • 薄荷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薄荷汤药方名称薄荷汤处方荆芥穗、盐(炒),各三斤;鸡苏叶七斤半,瓜蒌根十一两,缩砂仁三两,甘草(炒)四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消风壅,化痰涎。治头昏目眩,鼻塞咽干,

  • 培土饮

    药方名称培土饮处方人参9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半夏9克附子1克玄参30克功能主治治中邪,狂呼大叫,见人大骂,大渴索饮,身体出汗,有似亡阳。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

  • 除风清脾饮

    药方名称除风清脾饮处方广陈皮连翘防风知母玄明粉黄芩玄参黄连荆芥穗大黄桔梗生地各等分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散风邪,泻脾火。主栗疮,白睛及险内红赤,睑内黄白色颗粒累累,胞肿,眵泪胶粘,痒痛难开。用法用量用

  • 枸杞还童丸

    药方名称枸杞还童丸处方茅山苍术1斤(4两酒浸,4两米泔浸,4两盐水浸,4两醋浸,各浸已日,将苍术和合作1处,自初伏1日为始,早晨朝东晒,日午南晒,至晚西晒,夜则露天明放,至伏尽日收起不晒,如遇天阴下雨

  • 催生神效圣功散

    药方名称催生神效圣功散处方榆白皮(取深大根,剖去赤皮,取粉红色者,去心,薄切,焙干)1两,滑石1两,没药半钱(研),当归1分(去芦,洗,切),朱砂半钱(别研)。制法上为细末,次入朱砂,再研和匀。功能主

  • 蒲黄汤

    药方名称蒲黄汤别名蒲黄散(《证治准绳·类方》卷六)。处方赤茯苓木通车前子 桑白皮(炒)荆芥灯心赤芍药甘草(微炒)蒲黄(生)滑石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清心肾,利小便。治心肾有热,小便不通。用法用量

  • 加减理中丸

    药方名称加减理中丸处方半夏(汤炮7次)1两,白术(麦麸炒)1两,干生姜1两,梓朴(锉,姜制炒)1两,附子(去皮脐,姜煮)1两,人参(去芦)1两,荜拔半两,丁香半两(不见火)。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

  • 急痧加宝平安散

    药方名称急痧加宝平安散处方牛黄3两(研),珍珠(腐肉煮,研)4分,大冰片1钱,当门子1钱,枯矾5分,荜拨3分,雄黄2钱,朱砂3钱,青盐3分,明矾1钱,火消1钱,真佛面金50页。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用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