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陈橘皮汤

陈橘皮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炒干)3分,高良姜(锉)3分,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3遍)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下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生姜半分(拍碎),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4-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别名陈橘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炒)半两,青木香1分,桔梗(炒)3分,芍药(锉,炒)半两,当归(切,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气为寒邪所着,胸中痞塞,气血凝留,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或胸痹,心胸气急刺痛,不可俯仰,气促咳唾不下食。

用法用量陈橘汤(原书卷六十一)。原书卷六十七有“槟榔”。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人参1分,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心腹胀满,干呕不止。

用法用量1岁儿每服1钱匕,水半盏,加生姜2片,同煎至3分,去滓,分温3服,食前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柴胡(去苗)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诃黎勒皮3分,木香半两,升麻半两,五味子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胸胁短气妨闷,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取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桂(去粗皮)半两,半夏(汤洗7遍,炒干)3分,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分。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紫菀(去苗土)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桑根白皮(锉)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甘草(炙,锉)半两,桔梗(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肺气壅,咳嗽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去白,焙)2两,甘草(炙)1两,白术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10片,生姜半分,小麦汁半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去白,焙)1两半,甘草(炙,锉)半两,枇杷叶(拭去毛)1两半(姜汁炙),粟米3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胃气虚热,干呕不止,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栝楼实1枚(去皮瓤,用子),桂(去粗皮)1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胸痹连心气闷,喉中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空心、日午、临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干)1两半,吴茱萸(陈者,水淘7遍,炒干)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息积,胁下气逆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盐少许,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高良姜1分,人参1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锉)半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气弱,乳不消化。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3分,去滓,食前温服,至晚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圣济总录》卷一六○: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去白,炒)半两,白术(切,炒)半两,人参半两,甘草半两,黄耆半两,酸石榴皮(洗,切)半两,熟干地黄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分作三剂。

功能主治调气益血。主产后恶血下多,气虚头目眩晕,沉沉默默,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剂用水5盏,加生姜5片,大枣5枚(擘),同煎至3盏,去滓稍热服,时服1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麸炒)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白术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涂炙)1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麸炒)1两,诃黎勒5枚(煨,去核),槟榔2枚(锉),草豆蔻2枚(去皮),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沉香(锉)1两,木香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脏虚冷,邪正气相击搏,腹内虚鸣。兼治阴阳二毒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3枚(擘),同煎至6分,去滓热服。伤寒并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甘草(炙,锉)2两,桃仁54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炒),诃黎勒皮3两。

制法上为粗末,和匀。

功能主治气劳心腹妨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加獖猪胆汁少许,食后温服,良久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3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40粒。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干霍乱,腹胁胀满,不吐利,心胸闷乱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陈橘皮汤

药方名称陈橘皮汤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干姜(炮)、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中热暍垂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5-7沸,去滓,稍稍令咽。勿顿与之,以苏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猜你喜欢

  • 痢带灵

    药方名称痢带灵处方牛、羊角及蹄甲(炭)1000g,白及50g。制法将牛、羊角及蹄甲,洗刷干净,晾干,置密闭容器内,加热闷煅6~8小时,至全部角质炭化,放冷取出,制成极细粉,白及亦制成细粉,合并混匀,水

  • 生姜半夏汤

    药方名称生姜半夏汤处方半夏9克生姜汁15毫升功能主治和胃化饮,降逆止呕。治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风痰上攻,头旋眼花,痰壅作嗽,面目浮肿。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600毫升,

  • 阿魏积块丸

    药方名称阿魏积块丸处方三棱、莪术、雄黄、蜈蚣、自然铜、蛇含石、木香、铁华粉、辰砂、沉香、冰片、芦荟、阿魏、天竺黄、全蝎。制法上为末,入猪胆汁,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虫积腹痛,多嗜肥甘,唇红,脉滑。用法用量

  • 八味理中丸

    《活幼口议》卷十九:八味理中丸药方名称八味理中丸处方人参甘草(炙)白术干姜枳实(制炒)白茯苓五味子(去梗)桑白皮(去赤皮)各等分制法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指头大。功能主治小儿心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

  • 官桂渴忒饼儿

    药方名称官桂渴忒饼儿处方官桂2钱(为末),渴忒1两2钱,新罗参1两2钱(去芦,为末),白纳八3两(研)。制法上药将渴忒用玫瑰水化成膏,和药末为剂,用诃子油印作饼子。功能主治生津,止寒嗽。主用法用量每用

  • 经验育胎丸

    药方名称经验育胎丸处方当归(酒浸)4两,熟地黄(酒蒸)4两,白术4两,香附4两,砂仁3两,芍药(酒炒)2两,川芎2两,川续断(酒洗)2两,陈皮2两,黄芩(酒炒)2两。制法上为细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

  • 正心汤

    药方名称正心汤处方人参茯神当归(酒洗)生地黄(酒洗)各3克羚羊角(镑)甘草(炙)酸枣仁(炒,研)远志(去心)各2.4克制法上哎咀。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熄风安神。治情志不遂,致患心风,妄言妄笑,恍偬不仁。

  • 安嗽汤

    药方名称安嗽汤处方五味子15粒,茯苓1钱,陈皮1钱,知母1钱,川芎1钱,桑白皮1钱2分,麦冬(去心)1钱2分,马兜铃1钱半,粉草5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咳嗽有血。用法用量加乌梅1个(去核),水煎,食远

  • 葶苈方

    药方名称葶苈方处方葶苈子1两(纸衬熬令黑),知母1两,贝母1两。制法上为末,以枣肉半两,沙糖1两,入药中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咳嗽。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新绵裹含之,徐徐咽津,甚者不过2-3丸。摘录《

  • 腹皮饮

    药方名称腹皮饮处方紫苏、青皮、五味、桔梗、草果、甘草、陈皮、大腹皮、茯苓。功能主治产后腹胀发浮,小水不利,气急胸闷,身热。用法用量加姜,入盐少许,水煎服。小便不通,加滑石、木通。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