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附子败毒汤

附子败毒汤

医宗金鉴》卷六十四:附子败毒汤

药方名称附子败毒汤

处方羌活3克 川附子3克(制)白僵蚕9克(炒)前胡3克连翘4.5克(去心)生黄耆4.5克蔓荆子4.5克陈皮3克防风3克 白茯苓4.5克金银花6克甘草15克(节)

功能主治治湿毒瘰疬,漫肿疼痛。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1片,水6(3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四

《金鉴》卷六十四:附子败毒汤

药方名称附子败毒汤

处方羌活1钱,川附子(制)1钱,白僵蚕(炒)3钱,前胡1钱,连翘(去心)1钱5分,生黄耆1钱5分,蔓荆子1钱5分,陈皮1钱,防风1钱,白茯苓1钱5分,金银花2钱,甘草(节)5分。

功能主治湿毒瘰疬。

用法用量上用生姜1片为引,水3钟,煎1钟,食远温服。

摘录《金鉴》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 立生酥葵膏

    药方名称立生酥葵膏处方酥1斤,秋葵子1升,白蜜半斤,滑石1两半,瞿麦1两,大豆黄卷2两。制法以清酒1升,细研葵子,入酥、蜜中,微火熬令熔,即下诸药,慢火煎,常令沸如鱼目,约半升,即以新绵滤,贮瓷器中。

  • 干木瓜汤

    药方名称干木瓜汤处方干木瓜(去瓤,净)4两,粉甘草(炙)2两半,茴香(炒)1两,白檀1两,白豆蔻仁半两,缩砂仁2两,干生姜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止渴,快气,除湿。主用法用量每用半钱,加盐,沸汤

  • 健中汤

    《幼科直言》卷五:健中汤药方名称健中汤处方白术(炒)、白芍(炒)、苡仁、扁豆(炒)、陈皮、白茯苓、柴胡、神曲(炒)。功能主治小儿脾虚作肿。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肥儿丸。摘录《幼科直言》卷五《杏苑》卷六:

  • 附子六合汤

    《医垒元戎》:附子六合汤药方名称附子六合汤处方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 熟干地黄12克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各3克功能主治治妊娠伤寒,邪入少阴,四肢拘急,身凉微汗,腹中痛,脉沉而迟。用法用量水煎

  • 巴豆丹砂丸

    药方名称巴豆丹砂丸处方巴豆5粒(去皮心,麸炒),杏仁7粒(去皮双仁,炒黄)。制法入丹砂1钱,同为极细末,以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赤白痢。用法用量每服1-2丸,空心陈米饮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 干姜汤

    《外台秘要》卷九引《深师方》:干姜汤药方名称干姜汤处方干姜12克紫菀3克杏仁9克(去皮、尖、双仁,切)麻黄(去节)12克 桂心甘草(炙)各6克五味子3克制法上七味,切。功能主治治肺中有寒,咳逆上气。用

  • 红粉药捻

    药方名称红粉药捻处方京红粉。功能主治化腐提毒,去瘀杀虫。主用法用量按需要长度剪成小段,用镊子夹持插入疮口内,于疮口外留约0.5~1公分长为度。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坎离丸

    《摄生众妙方》卷二:坎离丸药方名称坎离丸别名后坎离丸((医学入门》卷七)。处方当归(全用好酒浸洗三日,晒干,锉碎)白芍药(温水洗,锉碎,用好酒浸一日,晒干,炒赤)川芎(大者,小者不用,清水洗净,锉碎)

  • 活血通经止痛散

    药方名称活血通经止痛散处方三棱、莪术、黄柏、黄连、青皮、赤芍、紫苏、香附、柴胡、乳香、红花、苏木、菖蒲、千里马。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主跌打损伤,瘀血冲心,气紧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跌损妙

  • 苋粥

    药方名称苋粥处方新鲜苋菜150克粳米100克制法将新鲜苋菜去根,洗净切碎,同粳米煮粥。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抗菌止痢。适用于老年人急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用法用量可供早晚餐或作点心服食。注意脾虚便溏者不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