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风葛根汤

防风葛根汤

《不居集》下集卷二:防风葛根汤

药方名称防风葛根汤

处方防风葛根白芷、花粉、薄荷、贝母、玉竹知母甘草石膏

功能主治太阳兼阳明风热上壅。

摘录《不居集》下集卷二

医学纲目》卷十一:防风葛根汤

药方名称防风葛根汤

处方葛根4两,麻黄3两,芍药2两,防风2两,桂枝1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胎前痉,由风寒湿邪乘虚而感,口噤,角弓反张,太阳无汗者。

用法用量每用1两,先煮麻黄,去上沫,入后药,同煎数沸,温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一

普济方》卷三五一:防风葛根汤

药方名称防风葛根汤

处方防风8分,甘葛8分,茯苓8分,麦门冬(去心)8分,芍药6分,黄芩6分,犀角4分,甘草3两。

功能主治产后风虚,头目痛,语言时僻。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煎取7合,分为2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一

《云歧子保命集》卷下:防风葛根汤

药方名称防风葛根汤

处方防风2两,葛根2两,川芎2两,生地黄2两,杏仁1两半(制),麻黄(去节)1两半,桂心1两,独活1两,甘草1两,防己1两。

功能主治妊娠中风,腰背强直,时复反张。

用法用量每次4钱,水煎服。

摘录《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猜你喜欢

  • 槐子仁散

    药方名称槐子仁散处方槐子仁1两(微炒),营实1两,猬皮(炙令黄色)1两,桑耳1两,木贼1两,黄耆(锉)1两,当归(锉,微炒)1两,乌贼鱼骨1两,皂荚子半两(微炒),麝香1分(研入),枳壳半两(麸炒微黄

  • 虎肚丸

    药方名称虎肚丸处方虎肚(洗净,炼干)1两,厚朴1两,制甘草1两,广皮1两,苍术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水泛为小丸。功能主治健胃宽胸利膈,增进消化机能。主翻胃噎膈,呕吐吞酸,食欲不振,日渐消瘦,或不服水土

  • 祛风润面散

    药方名称祛风润面散处方绿豆白粉1.8克山柰1.2克 白附子1.2克 白僵蚕1.2克冰片0.6克麝香0.3克功能主治祛风润面。治面风(面神经痉挛)。用法用量共研极细面,再过重罗,兑胰皂120克,拌匀。摘

  • 加桂芎归汤

    药方名称加桂芎归汤处方川芎2钱,当归2钱,官桂4钱。制法上锉1服。功能主治产母元气虚薄,胎衣不下。用法用量《医略六书》本方用当归三钱,余各作一钱半。水煎去滓,入蜜三匙,煎沸温服。各家论述《医略六书》:

  • 加味补肝散

    药方名称加味补肝散处方当归、生地、白芍、川芎、广皮、甘草、柴胡、山栀、黄芩。功能主治肝血虚,火旺,内伤嗽血。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解毒生化丹

    药方名称解毒生化丹处方金银花1两,生杭芍6钱,粉甘草3钱,三七2钱(捣细),鸭蛋子(去皮,拣成实者)60粒。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主痢久郁热生毒,肠中腐烂,时时切疼,后重,所下多似烂炙,具有腐败之臭。用法

  • 五香汤

    药方名称五香汤处方青木香藿香沉香丁香熏陆香各30克制法上五味,哎咀为粗末。功能主治治热毒气盛,突然肿痛结核,或似痈疖,头痛,寒热气急者。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分三次服。不愈更服之。并以滓敷肿处。

  • 加味白蔻散

    《点点经》卷一:加味白蔻散药方名称加味白蔻散处方苍术1钱,白术1钱,羌活1钱,白蔻1钱,陈皮1钱,枳壳1钱,秦艽1钱5分,厚朴1钱5分,槟榔1钱5分,吴萸1钱5分,粉葛2钱,甘草6分。功能主治酒伤中焦

  • 润喉散

    药方名称润喉散处方桔梗7.5克 粉草3克紫河车12克 香附子9克百药煎4.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理气解郁,化痰利咽。治气郁夜热,咽喉干燥哽塞。用法用量敷口内。备注方中紫河车,即蚤休,又名草河车。摘

  • 薏苡仁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薏苡仁散药方名称薏苡仁散处方薏苡仁(一钱半)麻黄(去节.一钱半)防风(去芦.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川芎(一钱) 佰子仁(去壳.一钱) 桂心(一钱)枳壳(麸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