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牙酒

金牙酒

医心方》卷八引唐临方:金牙酒

药方名称金牙酒

处方金牙(碎,绵裹)4两,细辛4两,草(炙)4两,干地黄4两,干姜4两,防风4两,附子(炮)4两,蛇床子4两,蒴藋4两,升麻4两,人参3两,独活1斤,牛膝5两,石斛5两。

功能主治脚气屈弱,或不能语者。

用法用量上以酒4斗渍之7日,饮2-3合,稍加之,以知为度。

摘录医心方》卷八引唐临方

《肘后方》卷三:金牙酒

药方名称金牙酒

处方蜀椒4两,茵芋4两,金牙4两,细辛4两,菵草4两,干地黄4两,防风4两,附子4两,地肤4两,蒴藋4两,升麻4两,人参3两,羌活1斤,牛膝5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口不能言,脚屈。

用法用量以酒4斗,渍7日,饮2-3合,稍加之。

摘录《肘后方》卷三

《千金》卷八:金牙酒

药方名称金牙酒

处方金牙(碎如米粒,用小绢袋盛)4两,细辛4两,地肤子(无子用茎)4两,附子4两,干地黄4两,防风4两,莽草4两,蒴藋根4两,蜀椒4合,羌活1斤。

制法上(口父)咀。盛以绢袋,以酒4斗,瓷罃中渍,密闭头,勿令泄气,春夏3-4宿,秋冬6-7宿,酒成去滓。

功能主治积年八风五疰,举身亸曳,不得转侧,行步跛,不能收摄;又暴口噤失音,言语不正,四肢背脊筋急肿痛,流走不常;劳冷积聚少气,乍寒乍热,三焦不调,脾胃不磨,饮澼结实,逆害饮食,酢咽呕吐,食不生肌,医所不能治者。

用法用量日服1合。此酒无毒,及可小醉,常令酒气相接,不尽1剂。

冷,加干姜4两。

摘录《千金》卷八

猜你喜欢

  • 磨翳散

    药方名称磨翳散处方生炉甘石9克硼砂6克黄连3克人指甲1.5克(锅焙脆,无翳者不用)制法上药先将黄连捣碎,泡碗内,冷时两三日,热时一日,将泡黄连水过罗,约得清水30毫升,再将余三味捣细,和黄连水入药钵中

  • 金井散

    药方名称金井散处方金井石。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脾肺壅毒,肺损吐咳嗽。用法用量3岁1字,藕汁入蜜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 珍奇散

    药方名称珍奇散处方珍珠炉甘石(煅)紫草茸各9克麝香枯矾各0.6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耳疮并耳内流脓。用法用量吹入耳内。摘录《丹台玉案》卷六

  • 八神丹

    药方名称八神丹处方地龙(去土,炒)1两,五灵脂(炒)1两,威灵仙1两,防风(去芦)1两,木鳖子(去壳)1两,草乌头1两(炒),白胶香(另研)3钱,乳香(另研)3钱。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 理阴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理阴煎药方名称理阴煎别名理营煎(《仙拈集》卷一)。处方熟地9~21克或30~60克当归6~9克或15~21克 炙甘草3~6克干姜(炒黄色)3~9克 或加肉桂3~6克功能主治益肾健

  • 碧雪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碧雪药方名称碧雪处方芒硝、青黛、石膏(煅过.研飞)、寒水石(研飞)、朴硝、硝石、甘草、马牙硝,各等分。炮制上将甘草煎汤二升去滓,却入诸药再煎,用柳木篦不住手搅,令消

  • 清凉膏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八:清凉膏药方名称清凉膏处方栀子仁7.5克黄连7,5克(去须)生地黄60克葱白10枚(擘)白芷7.5克 黄蜡15克 清麻油120克制法上药细锉。于油锅中煎,以地黄焦黑为度,绵滤去滓

  • 铁军汤

    药方名称铁军汤处方滑石12克,生山栀12克,玄参12克,生地15克,生大黄12克,匾蓄10克,苏叶12克,生山楂18克,六神曲12克,马鞭草12克,青皮6克,川牛膝12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理气祛瘀。

  • 钩蝎煎

    药方名称钩蝎煎处方柴胡、薄荷、钩藤、全蝎、当归、芍药、广皮、甘草、木通、黄芩。功能主治时感风热,头痛,筋掣,胁痛,溺赤,烦渴。摘录《医级》卷七

  • 佐金丸

    药方名称佐金丸处方片芩180克吴茱萸30克制法上药为末,蒸饼为丸。功能主治清肺热,泄肝火。治肝火胁肋刺痛,往来寒热,头目作痛,泄泻淋闭。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用白术、陈皮煎汤送下。摘录《医学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