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旋散

金旋散

药方名称金旋散

处方附子(炮)、木香、肉豆蔻(去皮)、猪牙皂角(去皮,生)、桔梗吴茱萸(麸炒)、肉桂(取心)、大黄(生)、川芎(净)、知母、白茯苓当归槟榔2个(一个生,一个熟)、巴豆(去皮,日日换汤,浸14日,又用麦麸水,煮1日,细研)、白芜荑(取仁)、芍药、白僵蚕2分(直者),黄连(取净)2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巴豆子乳钵内同研令匀,然后入瓷器中密封,候至7日。

功能主治卒中风,头旋,血淋,腰膝痛,肠风背阴,寸白虫,霍乱吐泻,肺气喘,小儿(鼻勾),小儿误吞钱及小儿天钓风。

用法用量每用1字,汤使如后:卒中风,羊髓酒送下;头旋,菊花酒送下;血淋,大黄汤送下;腰膝痛,醋汤送下;吐血,竹茹汤送下;肠风,背阴繁柳草自然汁入热酒,又槲叶烧灰,调酒送下;寸白虫,先吃牛脯,后以芜荑汤送下;霍乱吐泻,新汲水送下;肺气喘,杏仁汤送下;小儿一切疾,米饮送下;小儿(鼻勾),蜜汤送下;小儿误吞钱,腻粉汤送下;小儿天钓风,以蝉壳烧灰入小便调下。

摘录《博济》卷四

猜你喜欢

  • 二宜丹

    药方名称二宜丹处方磁石(四面坚者,火煅,酒淬7遍,汤洗,焙干,研如粉)2两,辰砂(水飞)1两。制法上药研匀,糯米粉糊为丸,如鸡头子大,阴干。功能主治水火不足,耳内虚鸣,健忘怔忪,头目眩晕。用法用量每服

  • 黑退消

    药方名称黑退消处方生川乌15克 生草乌15克 生南星15克 生半夏15克 生磁石15克 公丁香15克肉桂15克 制乳没各15克 炒甘松9克硇砂9克冰片6克麝香6克制法上药除冰片、麝香外,各药研细末后和

  • 川消散

    《幼幼新书》卷五引张涣方:川消散药方名称川消散别名川朴散处方川朴消半两,紫雪1分,盐半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初生木舌。用法用量川朴散(《准绳·幼科》卷三)。摘录《幼幼新书》卷五引张涣方《圣惠》卷八

  • 冰梅丸

    《摄生众妙方》卷九:冰梅丸药方名称冰梅丸处方大南星25个(鲜者,切片),大半夏50个(切片,鲜者最佳),皂角4两(去弦净数),白矾4两,盐4两,桔梗2两,防风4两,朴消4两。制法拣7分熟大梅子100个

  • 法制肺露

    药方名称法制肺露处方孩儿参2钱,北沙参3钱,炙冬花1钱5分,天冬2钱,麦冬2钱,地骨皮1钱5分,桑皮(蜜炙)1钱5分,代蛤散3钱,阿胶珠2钱,丝瓜络2钱,川贝母2钱,马兜铃(蜜炙)1钱,葶苈子(蜜炙)

  •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药方名称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处方桂枝生姜各9克甘草6克皂荚1挺大枣12枚制法上五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肺痈,吐涎沫,初起有表邪者。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

  • 解毒排脓散

    药方名称解毒排脓散处方连翘、川芎、柴胡、酒芩、青皮、忍冬、牛蒡子、黄耆、皂角刺、大黄、当归。功能主治肿毒。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钟,煎至7分,去滓温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引《修月鲁

  • 三棱煎丸

    药方名称三棱煎丸别名消痞丸、化积丸(《活幼日议》卷十七)。处方京三桂 蓬莪术(炮)各15克芫花0.3克鳖甲(去裙襕,米醋炙令焦)15克淡豆豉6克巴豆21粒(去壳)川当归15克杏仁(去皮、尖,炒)0.3

  • 琥珀丸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琥珀丸药方名称琥珀丸处方琥珀30克(细研)没药30克当归30克(锉,微炒)赤芍药30克 京三棱30克鳖甲30克(涂醋,炙微黄)虻虫30克(去姻、足,微炒)水蛭30克(炒令黄)制

  • 归术保产汤

    药方名称归术保产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5分,川芎1钱,白芍(酒洗)1钱,熟地黄(酒蒸)1钱,白术(去芦,炒)1钱,甘草(炙)3分,白茯苓(去皮)1钱,陈皮8分,干姜(炒黑)8分,香附米(重便炒)1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