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逼毒散

逼毒散

《准绳·疡医》卷二引刘氏方:逼毒散

药方名称逼毒散

处方黄药子1两,白药子1两,赤小豆2两,雄黄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发背痈疽,脓尽四面皮粘,恐有脓毒攻起者。

用法用量水调敷。

摘录《准绳·疡医》卷二引刘氏方

《宣明论》卷十:逼毒散

药方名称逼毒散

处方甘草1两,苍术2两。

制法同为粗末。

功能主治孕妇伤寒当汗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加葱白5寸,豉50粒,同煎至6分,去滓热服。并2-3服,取微汗。

摘录《宣明论》卷十

卫济宝书》卷下:逼毒散

药方名称逼毒散

处方当归1两,枳壳1两(去瓤,炒),甘草1两(炙),白芷1两,贝母3两(去心)。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痈疽。

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水各半盏,煎至6分。每日服4-5次。

摘录卫济宝书》卷下

《鸡峰》卷五:逼毒散

药方名称逼毒散

处方苍术8两,甘草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瘴气;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3大钱,加生姜葱白,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五

普济方》卷二八三:逼毒散

药方名称逼毒散

处方白芷半斤,贝母12两,香附子末6两,甘草3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诸般肿毒,痈疽。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温酒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三

猜你喜欢

  • 红铅造化丹

    药方名称红铅造化丹处方红铅2钱,人参1两,茯苓1两,山药1两,甘草5钱(炙),枯矾5钱,辰砂7钱5分,寒食面7钱5分,麝香8分,冰片6分,乳粉2钱(用头生男乳,每盘内用一小钟,晒干,共收用之)。制法上

  • 八二丹

    药方名称八二丹处方熟石膏24克 升丹6克制法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提脓祛腐。溃疡脓洗不畅。用法用量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人疮中,外用膏药或油膏盖贴。摘录《外伤科学》

  • 葛术汤

    药方名称葛术汤处方葛根白术桂心各3克 豆豉杏仁甘草各1.5克枳实0.9克功能主治治酒疸,脾经肉疸,癖疸,劳役疸,肾经黑疸。用法用量水煎服。热甚者,去桂、术,加山栀3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不传妙方

    药方名称不传妙方处方绿柳树根皮、川椒等分(炒燥,取净末4两),枯矾1两,全蝎5只(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血风癣虫,坐板疥癞诸疮。用法用量猪板油调搽。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 苍防汤

    药方名称苍防汤处方苍术、防风、白芷、川芎。功能主治燥湿散风。主项强,风湿居多。用法用量兼热者,加石膏、黄芩;兼太阳表症,加羌活;少阳寒热,加柴胡。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 化气沉香汤

    药方名称化气沉香汤别名沉香汤处方沉香3分,黄耆3分,人参3分,茴香子(炒)半两,甘草(炙)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乌药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石斛(去根)半两,牛膝(酒浸,切,焙)半

  • 蚌霜散

    《医学人门》卷八:蚌霜散药方名称蚌霜散处方蚌粉百草霜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伤损大吐血,或因酒食饱,低头掬损,吐血过多,并血妄行,口鼻俱出,但声未失者;外用于鼻衄,舌衄及炙疮出血。用法用量每次3~

  • 乌金丸

    《杨氏家藏方》卷一:乌金丸药方名称乌金丸处方坯子燕脂(别研)朱砂(别研)人参(去芦头)乳香(别研)藕节羊蹄根 青竹茹乌贼鱼骨甘草(炙)细松烟墨(烧)川芎各9克草乌头(炮,去皮、脐、尖)6克制法上药为细

  • 芎藭补中汤

    药方名称芎藭补中汤别名芎归补中汤(《万病回春》卷六)、芎归补血汤(《妇科玉尺》卷三)。处方干姜(炮)阿胶(锉,蛤粉炒)芎藭五味子各30克黄耆(去芦,蜜水炙)当归(去芦,酒浸)白术赤芍药各30克木香(不

  • 冬青叶煎

    药方名称冬青叶煎处方冬青叶、小麦、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妇人阴肿,小户嫁痛。用法用量煎水洗。摘录《医统》卷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