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豉汤

豉汤

《外台》卷四引《延年秘录》: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豆豉1升,伏龙肝3两(研),小儿小便3升。

功能主治辟温疫疾恶气,令人不相染易。主

用法用量上药用小便煎取1升5合,去滓。平旦服之,令人不着瘴疾;天行有瘴之处,宜朝朝服。

摘录《外台》卷四引《延年秘录》

《圣惠》卷九十七: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豉1合,葱白1握(去须,切),生姜1两(切)。

功能主治妊娠伤寒头痛。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大盏,煮至6分,去滓,分2次温服。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豉3升,蜀椒1升(生用),生姜(和皮,锉)2斤。

功能主治脚气缓弱,疼痹肿满。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斗5升,煮1沸,贮在小瓮子中,着二小木横瓮下,脚踏木上,汤不得过三里穴,以故衣塞瓮口,勿令通气,微着糠火烧瓮,使汤常热,如瓮中大热,歇令片时。浸脚了,急将绵衣盖两脚令暖,勿令触冷见风,临卧浸之佳。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医心方》卷九引《耆婆方》: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豉1升。

功能主治内虚,上热下冷,气不下,头痛,胸烦。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升,令小沸,纳豉令3沸,顿服。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耆婆方》

《外台》卷六引则《小品方》: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豉1升,半夏1两(洗),生姜2两,人参1两,柴胡1两,甘草1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霍乱呕(口宛),气厥不得喘息。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两升半,温服7合。

注意羊肉、饧、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六引则《小品方

《外台》卷三十八引《小品方》:豉汤

药方名称豉汤

处方香豉2升,萎蕤2两,甘草(炙)2两,麦门冬(去心)3两,小蘖3两。

功能主治服五石散及钟乳诸石丹药等,口中伤烂,舌强而燥,不得食味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6升,煮取2升,分3次温服,能顿服益佳,再合为度。

摘录《外台》卷三十八引《小品方

猜你喜欢

  • 瓜蒂丸

    药方名称瓜蒂丸处方瓜蒂(烧灰)半两,麝香(研)半两,蟾酥半两,乌蛇尾(酒浸,炙)1分,黄连(去须)1分,蛇蜕(烧灰)半分,熊胆半分(研)。制法上为末,用粟米饭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疳。用法用量温

  • 回元饮

    药方名称回元饮处方熟地10两,萸肉4两,北五味2两,麦冬2两,甘菊2两,川芎3两,玄参3两,山药3两,当归3两,玉竹8两,鸱枭脑1个(酒蒸,炙,研)。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经年头疼,终朝眩晕,

  • 夺魂汤

    药方名称夺魂汤处方人参1两,生枣仁1两,白芍1两,茯神5钱,附子1分。功能主治冬月伤寒,误吐、误汗、误下,而身热未退,死症俱现。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一

  • 丁香人参散

    药方名称丁香人参散处方丁香1分,人参1分(去芦头)。制法上为细散,分为2服。功能主治霍乱,胃气虚,干呕不止。用法用量每服以牛乳3合,煎3-5沸,和滓温服,如人行5里再服。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

  • 药线

    药方名称药线处方芫花15克壁钱6克 白色细衣线9克制法上三物,用水250毫升,盛贮小瓷罐内,慢火煮至汤干为度,取线阴干。功能主治治诸痔、瘿瘤,生似蕈形。用法用量凡遇痔疮、瘿瘤顶大蒂小之证,用线一根,患

  • 久疟饮

    《仙拈集》卷一:久疟饮药方名称久疟饮处方白术生姜各30克当归9克功能主治治久疟不止。用法用量上药用水500毫升,煨取250毫升,俟发时内服。摘录《仙拈集》卷一《仙拈集》卷一引《要览》:久疟饮药方名称久

  • 金星膏

    药方名称金星膏处方金星凤尾草1两5钱,实竹叶1两,葱白32根,侧柏叶1两5钱。制法上用香油1斤,浸药1日,用火熬,看药焦黄为度,用棉布袋滤去滓,仍入锅内熬,熟油1斤(净),入顶好铅粉3两,用竹搅匀,文

  • 黄乌丸

    药方名称黄乌丸处方硫黄6钱(生用),乌药4钱。制法上为细末,宿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头风不时发作。用法用量每服3-5丸,食后茶清送下,稍着1服;住多日,则3-5服便退。摘录《普济方》卷四十六

  • 柴胡青黛汤

    药方名称柴胡青黛汤处方柴胡5分,青黛5分,香附1钱,川芎1钱,青皮8分,黄连8分(酒炒),栀子8分(姜汁炒黑),甘草8分。功能主治泻肝火。主怒气伤肝。用法用量水2钟,煎1钟,温服。摘录《杂病广要》引《

  • 护鼻散

    药方名称护鼻散处方玄参3两,麦冬2两,生甘草1两,生丹砂末3钱,桔梗5钱,金银花3两,天花粉3钱。功能主治遍身生杨梅之疮,因误服轻粉,一时收敛,藏毒于内,必至外溃,未几而毒发于鼻,自觉一股臭气冲鼻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