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中饮

调中饮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茅先生方:调中饮

药方名称调中饮

别名调中饮子

处方豆蔻半两,白术(炮)半两,人参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诃子(炮,去核)半两,茴香半两,缩砂仁半两,甘草(炙)半两,藿香3钱,桂心3钱,槟榔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胃气不和。

用法用量调中饮子(《准绳·幼科》卷七)。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茅先生方

温热暑疫全书》卷一:调中饮

药方名称调中饮

别名调中汤

处方苍术2钱(泔水浸,麻油炒),白术(生)1钱,厚朴(姜汁炒)1钱,陈皮1钱,甘草(炙)1钱,枳实(炒)1钱,神曲(炒)1钱,黄连1钱(姜汁炒),山楂2钱(姜汁炒),草果8分,炮姜5分。

功能主治食积类伤寒,及手足四肢发阴斑。

用法用量调中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如腹痛,加桃仁;痛甚便秘,加大黄;口干,加省头草。

摘录温热暑疫全书》卷一

《伤寒绪论》卷下:调中饮

药方名称调中饮

处方苍术(泔浸麻油炒)2钱,白术(生)、厚朴(麦汁炒)。

功能主治食积,类伤寒,但身不痛者。

摘录《伤寒绪论》卷下

猜你喜欢

  • 益儿丸

    药方名称益儿丸处方神曲(炒黄)白芜荑(去扇,炒)各30克 宣连(去须)60克陈皮木香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猪胆汁和药末成剂,再入胆内系定口,以浆水煮数沸,取汁和丸,绿豆大。功能主治清热泪积,理气杀虫,

  • 大黄朴消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大黄朴消汤药方名称大黄朴消汤处方大黄牛膝各15克朴消牡丹甘草紫菀各9克(千金翼作紫葳)代赭10克桃仁虻虫水蛭干姜细辛芒消各6克 麻仁10克制法上十四味,哎咀。功能主治主妇人经年月

  • 藿香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散药方名称藿香散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甘草(炙)、半夏(切作四片.姜汁浸一宿.以粟炒黄)、藿香叶,各一两;陈皮(去白)半两。炮制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温脾胃,

  • 六物散

    药方名称六物散处方五倍子半两(烧),黄柏半钱,当归(去芦,炒)半钱,腻粉半钱,白矾(枯,别研)半钱,漏芦半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湿热臁疮。用法用量以盐水洗疮,拭干敷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 安乐散

    药方名称安乐散处方人参4分(党参用1钱5分),麦冬1钱5分,归身1钱5分,甘草3分,通草8分,滑石1钱,细辛3分,灯心5分。功能主治妇人子淋,属肾虚热不能司化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大生要旨》卷二

  • 集圣丸

    《直指小儿方》卷三:集圣丸药方名称集圣丸处方芦荟北五灵脂夜明砂(焙)缩砂橘皮青皮(去白)蓬莪术(煨)木香使君子(略煨,取肉)各6克 鹰爪黄连(净)虾蟆(晒干,炙焦)各9克制法上药为末,加雄猪胆2枚,取

  • 宁志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宁志膏药方名称宁志膏处方酸枣仁(微炒.去皮)、人参,各一两;辰砂(研细水飞)半两,乳香(以乳钵坐水盆中研)一分。炮制上四味研和停,炼蜜圆,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心脏亏

  • 化虫消疳散

    药方名称化虫消疳散处方川椒4分,乌梅2粒,使君肉4粒,槟榔1钱,川楝肉6分,川连3分,吴萸5钱,水红子1钱半,银胡1钱,煅铅粉3分(用红枣去核,铅粉裹枣肉煨3时,去枣炭)。功能主治小儿过食生冷,久泻脾

  • 小活络丹

    药方名称小活络丹处方川乌(炙)45克草乌(炙)45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白芍15克乳香(炙)22.5克没药(炙)22.5克地龙肉22.5克香附(醋炙)30克胆星45克制法上十味,共研为细粉,过罗,炼蜜

  • 点眼金华水

    药方名称点眼金华水处方黄连末1分,杏仁7枚(去皮尖双仁,细研),硇砂1块(豌豆大,研),乳香1块(黑豆大,研),铜绿1字(煅过),腻粉1钱匕(研),青古老钱3文(与诸药同浸),龙脑半钱匕(研),滑石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