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解肌宁嗽丸

解肌宁嗽丸

《中国药典》:解肌宁嗽丸

药方名称解肌宁嗽丸

处方紫苏叶48g前胡80g葛根80g 苦杏仁80g桔梗80g半夏(制)80g陈皮80g浙贝母80g天花粉80g枳壳80g茯苓64g木香24g玄参80g甘草64g

性状为黑绿色的大蜜丸;味微苦、辛。

炮制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宣肺,止咳化痰。用于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口服,小儿周岁一次半丸,二岁至三岁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解肌宁嗽丸

药方名称解肌宁嗽丸

处方麻黄5两,前胡20两,菊花20两,黄芩20两,枳壳(炒)20两,桑叶10两,桔梗10两,橘皮10两,紫苏叶10两,贝母10两,生石膏16两,杏仁(去皮炒)8两,甘草5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钱。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嗽化痰。主小儿感冒风寒,憎寒发热,咳嗽气促。

用法用量每服1丸,3岁以下儿酌减,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中国药典》一部:解肌宁嗽丸

药方名称解肌宁嗽丸

处方紫苏叶48g,前胡80g,葛根80g,苦杏仁80g,桔梗80g,半夏(制)80g,陈皮80g,浙贝母80g,天花粉80g,枳壳80g,茯苓64g,木香24g,玄参80g,甘草64g。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大丸,每丸重3g。

功能主治解表宣肺,止咳化痰。主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小儿周岁1次半丸,2-3岁1次1丸,1日2次。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猜你喜欢

  • 补脾丸

    《百一选方》卷六:补脾丸药方名称补脾丸别名缩脾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八)。处方白术赤石脂肉豆蔻(面裹,煨)川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川白姜(炮)各30克荜茇(炒)神曲(炒)麦芽(炒)附子(炮,去皮、脐

  • 龟肉丸

    药方名称龟肉丸处方川芎2两,当归2两,白芍2两(火煨),紫苏8钱(去梗),人参6钱,砂仁2两,花椒2两(取半为末),艾叶2两(醋炙,焙干),香附(酒便浸),白术2两(麸炒),陈皮2两(去白),熟地2两

  • 防葵饮

    药方名称防葵饮处方防葵半两,鳖甲半两(醋炙,去裙襕),松萝半两,甘草(生)半两,常山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痰疟寒热,温疫。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未发前徐徐温服。取吐为度。

  • 破瘀汤

    药方名称破瘀汤处方荆芥4.5克蟅虫30枚大黄芎藭各9克蒲黄15克当归桂心甘草各6克桃仁30枚制法上药九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腹中瘀血,停在腹中不出,满痛短气,大小便不通。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

  • 炉倍油膏

    药方名称炉倍油膏处方炉甘石9g,五倍子9g,冰片3g,黄连15g。功能主治湿疹。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油调成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保元生脉固本汤

    药方名称保元生脉固本汤处方天冬、麦冬、生地、熟地、人参、黄耆、炙草、五味。功能主治固本,调脾肺肾三经之虚。主肺脾肾虚,肺痿咳血成劳者。摘录《金鉴》卷四十

  • 白芥子

    药方名称白芥子处方白芥子、甘遂各21克,元胡、细辛各12克。功能主治据报道,治疗支所管哮喘1000例,3年显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8%[肺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三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

  • 除湿羌活汤

    药方名称除湿羌活汤处方羌活4.5克防风升麻柴胡各3克藁本苍术(米泔浸)各6克功能主治祛风胜湿。主风湿犯表,发热,一身尽痛,脉浮而缓。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寿世保元》卷二

  • 两顺煮散

    药方名称两顺煮散处方高良姜、木香各等分。制法上各为末。功能主治脾胃俱虚,胀满哕逆。用法用量每服高良姜末1钱,木香末半钱,水1盏,同煎至7分,放温,和滓徐呷服,不拘时候。注意勿用铁器煎。摘录《圣济总录》

  • 救腑回阳汤

    药方名称救腑回阳汤处方人参5钱,附子1钱,肉桂2钱,巴戟天1两。功能主治严寒之时,忽感阴冷直入于腑,手足身皆冷,面目色青,口呕清水,腹中雷鸣,胸胁逆满,体寒发颤,腹中觉有冷气一裹直冲而上,猝不知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