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褐丸

褐丸

药方名称褐丸

处方乌头(炮,去皮)、桂、香附子(微炒)、干姜(炮)、陈橘皮(微炒)。

制法先用川巴豆取肉,麻油内慢火煎,自旦及午,候巴豆如皂子色,即止,净拭,冷水中浸2日,日再换水,又拭干,研如油极细,须研1日方可用,以钱匙刮出,薄摊新瓦上,如一重纸厚,候一复时,以铁匙刮下,再研极细,每巴豆霜1两,诸药各5两(为细末),与巴豆更研令匀,陈米1升半,为细末,水调成膏,直候微酸臭,即煮为硬糊,细研令无块硬处,乃与众药一处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和脾胃,消食化气,进食,止泻去积。主腹中诸冷积,食物壅隘。

用法用量每服5-7丸,随汤使下。

摘录苏沈良方》卷四

猜你喜欢

  • 经效蟾酥丸

    药方名称经效蟾酥丸别名蟾酥丸处方蟾酥1字,生附子角2豆大,巴豆1枚(去皮,研),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牙疼不可忍。用法用量蟾酥丸(《普济方》卷六十五引《济生》)。摘录《圣惠

  • 蜡脂

    《外台》卷三十二引《崔氏方》:蜡脂药方名称蜡脂处方蔓青油3升,甘松香1两,零陵香1两,辛夷仁5分,白术2升,细辛5分,竹茹1升,竹叶(切)5合,白茯苓3分,蘼芜花3分,羊髓半升(以水浸,去赤脉,炼之)

  • 香茸八味丸

    药方名称香茸八味丸处方熟地黄240克 山萸肉120克 干山药120克泽泻90克茯苓(去皮)90克 丹皮90克沉香30克鹿茸1具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与督脉皆虚,头眩眼黑。用法

  • 麦煎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麦煎散药方名称麦煎散处方知母、地骨皮(拣净)、赤芍药、甘草(炙)、石膏、葶苈子、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麸炒)、人参、滑石,各半两;麻黄(去根.节)一两半。

  • 滚金丸

    《百一》卷五:滚金丸药方名称滚金丸处方干姜(不炮)1两,真橘皮(不去白,洗)1两,天南星(生用)1两,半夏(不汤洗)1两。制法先用生姜1两(不去皮)捣烂,制半夏、南星末作曲,却用余药共一处为末,以生姜

  • 法制香附

    药方名称法制香附处方大香附(杵去毛皮,以童子小便浸1夜,晒干,截碎,又用米醋蘸过焙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下血;冷带。用法用量每2钱,米汤调下;治冷带,用艾叶煎汤调下。摘录《直指》卷二十六

  • 赤芍汤

    药方名称赤芍汤处方赤芍、当归、木香、甘草、肉果、槟榔、黄芩、黄连、大黄。功能主治赤白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女科万金方》卷五

  • 益元汤

    药方名称益元汤处方熟附甘草干姜人参五味麦门冬黄连知母葱 艾功能主治回阳救逆,益气生脉。治戴阳证。面赤身热,不烦而躁,饮水不得入口,脉微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1片,大枣2枚,煎至200毫升,

  • 二气香薷饮

    药方名称二气香薷饮处方香薷(净叶)2两,黄连(去须)2两,厚朴2两,生姜4两。功能主治一切暑毒。用法用量上先将生姜取汁,同黄连、厚朴于银瓷器内罨1宿,炒令厚朴紫色为度,于银瓷铫内,以水1碗,煎至8分,

  • 软金丹

    药方名称软金丹处方使君子(炒.为末)、兖墨(烧.研)、青黛(细研)、麝香(细研)、腻粉(研),各一分;胡黄连(为末)一分,寒食面七钱半,天浆子七个(炒.为末)。炮制上合研匀,以白面糊为圆,如小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