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蝉壳丸

蝉壳丸

《圣惠》卷八十六:蝉壳丸

药方名称蝉壳丸

处方蝉壳1分(微炒),干蝎半分(微炒),朱砂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青黛半两(细研),龙脑半分(细研),腻粉1钱(研),蜣螂5枚(去翅足,炒微黄),牛黄半分(细研),乌蛇3分(酒浸,去骨,炙微黄),蟾头1枚(涂酥,炙微黄),甜葶苈1分(隔纸炒令紫色),巴豆1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用猪胆汁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风疳,日渐羸瘦,体热心惊,摇头揉鼻,四肢烦躁,皮肤黄黑,毛发干枯,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庄氏家传》:蝉壳丸

药方名称蝉壳丸

处方蝉壳半分,麝香半分,天南星半分,朱砂2分,蝎1个(首足全)。

制法上为末,烂饭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积热诸疾,初冬孩子壅热涎嗽。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熟水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庄氏家传》

《圣惠》卷九十三:蝉壳丸

药方名称蝉壳丸

处方蝉壳1分(去足,微炒),蜗牛壳1分,干漆1分(捣碎,炒令烟出),狗头灰3分,夜明沙1分(微炒)。

制法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痢久不愈,日夜度数无恒。

用法用量每服1岁1丸,以粥饮送下。儿大随年加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圣惠》卷八十五:蝉壳丸

药方名称蝉壳丸

处方蝉壳1分(微炒),乌蛇1两(酒浸,去皮骨,炙令黄),青黛1分(细研),白僵蚕1分(微炒),麝香1分(细研),白附子1分(炮裂),豮猪胆1枚,蟾酥1分,蜣螂3枚(微炒),蛜(虫祁)1分(微炒)。

制法上为末。以软饭入猪胆汁同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天瘹,身体发热,口内多涎,筋拘急,时发惊掣。

用法用量先将1丸,用奶汁研破,滴在鼻中,候嚏,即以薄荷汤送服3丸。3岁以上,加丸服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猜你喜欢

  • 赤井龙王汤

    药方名称赤井龙王汤处方当归、川芎、芍药、黄耆、良姜、萍蓬根、木香、黄芩、黄连、人参、大黄、肉桂、桂心、甘草。制法上锉,土器中炒。功能主治产前后诸疾,及打扑折伤、金疮,腹痛食伤,淋疾癫狂,黄胖病,痈疔,

  • 雄朱圆

    药方名称雄朱圆处方雄黄(研)、朱砂(研)、龙脑(研)、麝香(研),各一钱。白僵蚕(去丝.嘴.生)、白附子(生)、天南星(洗.生)、乌蛇(去皮.骨.生),各半两。炮制上除研外,馀皆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

  • 内固丸

    药方名称内固丸处方茴香子75克(微炒,舶上者)木香30克 楝实(炒)45克 草豆蔻(去皮)22克干姜(炮)15克吴茱萸(汤洗,微炒)胡芦巴(微炒)补骨脂(微炒)各30克甘草(炙)7.5克制法上九味,捣

  • 琥珀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琥珀膏药方名称琥珀膏处方琥珀一两,木通、桂心、当归、白芷、防风、松脂、朱砂(研)、木鳖(去壳),各半两;麻油二斤,丁香、木香,各三分。炮制上件药,先用琥珀、丁香、桂

  • 木香通气散

    药方名称木香通气散处方木香戎盐(炒)京三棱(炮)各15克厚朴30克(姜制)枳实(麸炒)甘草(炙)各9克干姜(炮)蓬茂(炮)各6克制法上八味,为末。功能主治治寒气结瘕,腹大坚满,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9

  • 保和防毒饮

    药方名称保和防毒饮处方紫草、桔梗、川芎、山楂、木通、人参、红花、生地、甘草、糯米、灯心。功能主治保和元气,活血解毒,助痘成浆,易痂易落。主血热痘疹,见点3日后,不易长大粗肌者。用法用量上加生姜,水煎服

  • 蜡烛平胃膏

    药方名称蜡烛平胃膏处方平胃散、蜡烛油。功能主治肾脏风疮。用法用量上用平胃散,以蜡烛油煎过,候冷,调敷疮。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槐花当归散

    药方名称槐花当归散处方槐花(炒)4两,何首乌2两,川芎2两,当归2两,甘草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眼目血灌瞳人,如火眼睑胀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临卧米泔调下。摘录《袖珍》卷三引《圣惠》

  • 小驻车圆

    药方名称小驻车圆处方当归(去芦)二两,诃子(炮.去核)一两,干姜(炮)、黄连(去须),各三分。炮制上为细末,用阿胶一两三分,水煎成汁,搜和为圆,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冷热不调,或乳哺失节,泄泻不止,

  • 宽中散

    《奇效良方》卷十六:宽中散药方名称宽中散处方白豆蔻(去皮)1两,青皮(去白)2两,缩砂(去皮)2两,丁香2两,木香1两半,甘草(炙)2两半,陈皮(去白)4两,香附子(炒去毛)8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