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葛根散

葛根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麻黄(去根.节)、人参,各半两;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分。

炮制上件捣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伤寒,四肢烦热,头疼体痛,心躁口干发渴。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枣子一枚,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卷十九: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30克(锉)麻黄30克(去根、节)赤芍药30克防风30克(去芦头)黄芩30克 汉防己30克 桂心30克白术30克人参30克(去芦头)独活30克 芎藭30克 川升麻30克牛膝30克(去苗)石膏60克 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五加皮30克羚羊角屑3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风痱,言语不清,四肢缓弱,上焦烦壅,心气不利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入淡竹沥少许,更煎一二沸,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儒门事亲》卷十二: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甘草葛花葛根砂仁贯众各等分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饮酒过度,酒毒内蕴者。

用法用量每次9~15克,水煎,去滓服。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圣惠》卷十五: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1两,赤芍药1两,麻黄(去根节)1两,黄芩1两,石膏1两,大青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时气一日,壮热,心神烦躁,头痛,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热服。药后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一: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黄芩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石膏1两,柴胡1两(去苗),知母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潮热,口干头痛,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十五: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别名葛根石膏

处方葛根(锉)1两,麦门冬(去心)1两,黄芩1两,川升麻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石膏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经下后未退,头疼口干,烦躁恍惚。

用法用量葛根石膏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九: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甘草1两(炙微赤,锉),桂心1两,大青3分,黄芩半两,石膏1两,赤芍药3分,麻黄2两(去根节)。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4日,头重身强,腰脊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圣惠》卷九: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3分(锉),石膏1两,柴胡1两(去苗),川升麻3分,知母3分,栀子仁半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6日,心躁烦渴,肢节解痛,小腹急满,阴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圣惠》卷八十四: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半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半夏1分(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桑根白皮半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呕吐,烦渴。

用法用量生姜半枣大,《普济方》作入生姜半片,大枣二枚。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十五: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川大黄半两(炙碎,微炒),麦门冬1两半(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四日,胸膈满闷,或时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五: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石膏2两,栀子仁1两,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头痛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淡竹叶2-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五: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半(锉),麻黄1两半(去根节),赤芍药1两,黄芩1两,石膏2两,桂心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三日,头痛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五

幼幼新书》卷十八引《疹痘论》: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别名葛根

处方干葛1两,麻黄1两,石膏2两,黄芩半两,芍药半两,桂枝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解肌发汗。主天行热气,欲发痘疮,作热疼。

用法用量葛根汤(《医统》卷九十一)。

自汗,去麻黄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八引《疹痘论》

《圣惠》卷十五: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1两,麻黄(去根节)1两,犀角屑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2日,头痛背强,心烦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热服。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七: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2两(锉),赤芍药2两,麻黄2两(去根节),白芷1两,柴胡1两(去苗),黄芩1两,石膏2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一日,头痛项强,身热如火。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入葱白5寸,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十: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槟榔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烦躁,干逆。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圣惠》卷十七: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芩1两,麻黄2两(去根节),桂心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柴胡1两(去苗),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3日,未得汗,壮热烦闷,欲得饮水。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令有汗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七

普济方》卷三○六: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

功能主治熊伤人疮。

用法用量先用烧青布熏疮口,毒出,乃用葛根煮出浓汁洗疮口,1日10次;并捣葛根为散,煮葛根汁服方寸匕,1日5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

《圣惠》卷十七: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3分(锉),麻黄2两(去根节),柴胡1两(去苗),大青半两,葳蕤半两,赤芍药3分,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汗后,余热不解,往来寒热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七十八: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赤芍药3分,柴胡1两(去苗),细辛3分,石膏2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微香熟)。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3日以前,头痛恶风,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如人行5-7里再服。以微汗为度。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八十四: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别名葛根

处方葛根半两(锉),麻黄半两(去根节),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四肢烦热,心躁,口干多渴。

用法用量葛根汤(《普济方》卷三六九)。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四: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分(锉),麦门冬3分(去心),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石膏1两(细研),川升麻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时气头痛,体热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四: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半两(锉),黄芩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柴胡半两(去苗),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时气烦渴,腹中痞实。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稍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普济方》卷二○二引《指南方》: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干姜丁香藿香甘草、赤茯苓枇杷叶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霍乱,有热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盏,煎至7分,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引《指南方》

圣济总录》卷二十三: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5两,黄耆(锉)5两,甘草(炙,锉)5两,山栀子仁8两,石膏(碎研)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退热。主伤寒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新汲水入蜜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圣惠》卷十七: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石膏2两,赤芍药1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甘菊花1两,黄芩1两,防风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头痛,骨节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4钱,用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3分,黄芩(去黑心)3分,甘草(炙)半两,柴胡(去苗)半两,黄连(去须)半两,牛黄(研)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劳。心神不宁,肌瘦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新汲水半盏调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圣惠》卷十八: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川升麻1两,犀角肩1两,知母1两,黄芩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郁金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热病,累经发汗,毒气不尽,攻于头面及身体,发疮如豆,头白根紫,为毒气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鸡子1枚取清,以新汲水半盏,同调药,不拘时候服。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十六: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1两,猪苓(去黑皮)1两,赤茯苓1两,桂心1两,白术1两,泽泻1两,栝楼根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时气烦渴,饮水即呕吐,心胸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水调下,不拘时候。令极饮水,小便利者,汗出便愈。

摘录《圣惠》卷十六

《圣惠》卷十: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黄芩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犀角屑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热毒在里,谵言妄语,体热心躁。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以通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别名葛根

处方葛根(锉)3分,山栀子仁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大黄(锉,醋炒)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朴消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阳毒伤寒,身热如火,头痛燥渴,咽喉干痛。

用法用量葛根汤(《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二)。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圣惠》卷十七: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2两(锉),龙胆半两(去芦头),大青半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麻黄1两(去根节),葳蕤1两,赤芍药1两,黄芩1两,石膏2两,川升麻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4日,发汗不愈,身体壮热,心膈烦闷,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十一: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白术1两,黄耆3分(锉),人参1两半(去芦头),赤茯苓3分,麦门冬1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干呕烦热,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频服。

摘录《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七十四: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半两,黄芩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葳蕤半两,黄耆(锉)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烦躁口干,四肢热,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十六: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赤芍药1两,黄芩2两,豉2合,栀子仁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余热不解,头重。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

《圣惠》卷六十一: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犀角屑半两,葳蕤3分,荠苨2分,赤芍药3分,石膏2两,黄芩1两,甘草半两(生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痈肿及发背,痈疽气痈,脏腑壅滞,口干烦渴,头痛,吃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1-2沸,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圣惠》卷六十一: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甘草半两(生锉),黄耆1两(锉),川升麻1两,栝楼根1两,麦门冬1两(去心),赤芍药1两,黄芩3分,栀子仁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痈肿。热盛口干,烦渴,或时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圣惠》卷六十一: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锉)1两,麦门冬(去心)1两,红雪1两,犀角屑半两,葳蕤2分,荠苨3分,赤芍药3分,甘草(生锉)3分,石膏3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痈肿乳痈,脏腑壅滞,口干,寒热头痛,呕哕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入竹沥1合,更煎1沸,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圣惠》卷二十二: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羌活3两,干姜1两(炮裂,锉),桂心1两半,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防风3两(去芦头),甘草1两(炙微赤,锉),天麻2两,麻黄2两(去根节),天雄2两(炮裂,去皮脐),牛膝2两(去苗),萆薢2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柔风。筋骨缓慢,脚弱不能行立。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以常有汗为度。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十九:葛根散

药方名称葛根散

处方葛根1两(锉),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防风1两(去芦头),黄芩1两,汉防己1两,桂心1两,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独活1两,芎?1两,川升麻1两,牛膝1两(去苗),石膏2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五加皮1两,羚羊角屑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痱。言语不转,四肢缓弱,上焦烦壅,心气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入淡竹沥1合,更煎1-2沸,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九

猜你喜欢

  • 海石散

    药方名称海石散处方海石6克香附3克制法为末。功能主治理气和血,化痰清火。治气滞血瘀,痰火内结而成之脾痛、疝痛。用法用量川芎、山枝煎汤,入姜汁令辣,调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趁痛饮子

    药方名称趁痛饮子别名越痛散、趁痛散处方虎骨5铢,茯苓2铢,甘草2铢,藁本2铢,防风2铢,白芷2铢,当归3钱,白芍3钱,续断3钱,吴术3钱,附子3钱。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妇女经脉虚寒,身体疼痛。用法用

  • 建脾理中汤

    药方名称建脾理中汤处方人参8分,白术(土炒)8分,白苓8分,白芍(酒炒)8分,陈皮、苍术、炮姜、升麻、甘草、肉豆蔻(煨,去油)、诃子(煨,去核)。功能主治脏寒泄泻,饮食入胃,完谷不化,服香砂六君子汤不

  • 导赤丹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导赤丹药方名称导赤丹处方薄荷1钱,麦冬1钱,木通1钱,黄连1钱,生地1钱,桔梗1钱,甘草1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上朱衣。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心经热盛,或心移热于小肠

  • 苍耳草膏

    药方名称苍耳草膏处方鲜苍耳草5斤。制法将苍耳草去根须切断,约二寸长,晒干后,放大锅内,水15斤,由早晨七时,熬至午后,将汁滤净,再将外熬至晚七时,成为膏后,不加糖质。功能主治杀虫祛风。主麻风及一切风湿

  • 大补益摩膏

    药方名称大补益摩膏处方木香1两,丁香1两,零陵香1两,附子(炮裂)1两,沉香1两,吴茱萸1两,干姜(炮)1两,舶上硫黄(研)1两,桂(去粗皮)1两,白矾(烧灰,研)1两,麝香(研)1分,腻粉(研)1分

  • 茺蔚老姜汤

    药方名称茺蔚老姜汤处方茺蔚子(益母草代亦可)1两,煨老生姜1两,红糖2两。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温经止痛。主经行腹痛。用法用量煎取3碗,分3次热服。每月行经时服之。摘录《蒲辅周医疗经验》

  • 僵蚕

    药方名称僵蚕处方僵蚕3份,生甘草2份,蝉衣1份。共研成极细粉末。制法共研成极细粉末。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小儿夜啼数十例,疗效满意。轻者1~2日,重者4~5日,夜啼即止。用法用量每用1~3克,用淡竹

  • 水火两通丹

    药方名称水火两通丹处方车前子9克,栀子9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木通3克,黄柏3克,匾蓄3克,白芍30克,生地30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水。主精瘀湿热。(男子性交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

  • 四七调气汤

    药方名称四七调气汤处方紫苏4.5克厚朴(姜汁炒)4.5克茯苓4.5克半夏4.5克枳实(炒)4.5克砂仁4.5克 苏子(炒)4.5克陈皮4.5克甘草1.5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情志不遂所致的噎膈翻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