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菊花汤

菊花汤

圣济总录》卷十六:菊花汤

药方名称菊花汤

处方甘菊花(去梗)细辛(去苗、叶)各15克防风(去叉)前胡(去芦头)茯神(去木)白术麻黄(去根、节)各30克 芎藭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22克

制法上九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风邪上侵,头眩心闷,起即欲倒,头痛眼疼,视物转动。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入竹沥10毫升,更煎沸,空腹时温服,日二次,夜一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九:菊花汤

药方名称菊花汤

处方菊花1两,茯神1两(去木),防风1两(去叉),玄参1两,升麻1两(锉),石膏1两(碎),芎?1两(锉),葛根(锉)1两,大黄(锉,炒)1两半。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息肉淫肤,初发睑毗,渐渐胀起,攀系白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放温服,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圣济总录》卷十六:菊花汤

药方名称菊花汤

处方菊花1两,石膏1两(碎),芎?半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头疼。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菊花汤

药方名称菊花汤

处方菊花3钱(去蒂),苏叶1钱半,白芍1钱半(酒炒),当归2钱,阿胶3钱(糯粉炒),人参1钱半,麦冬3钱(去心),炙草5分,苏梗3钱,大枣3个。

功能主治怀妊四月,脉滑疾者。

用法用量水6升,煮药取2升,入清酒1升,并胶,煎取1升,温服。肝虚,宜乌雌鸡煮汁煎药。

热甚加条芩、山栀。

各家论述阴阳踞定,胎已成形,血气俱护其胎,宜疏热补虚以养胎息。苏叶疏血气以通血脉,人参扶元气以长胎元;菊花清郁热,阿胶补阴血;白芍敛阴和血;麦冬润燥清心;当归养血荣经脉;炙草缓中益胃气;生姜温胃通神明;大枣益脾壮元气;肝虚亦用鸡汁煮药,和酒;胎热者加条芩、山栀泄热安胎,无不热解经荣而胎元日长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千金》卷二:菊花汤

药方名称菊花汤

别名麻黄雌鸡散、麻黄雌鸡汤

处方菊花鸡子大1枚,麦门冬1升,麻黄3两,阿胶3两,人参1两半,甘草2两,当归2两,生姜5两,半夏4两,大枣12个。

功能主治妊娠四月,有寒,心下愠愠欲呕,胸膈满不欲食;有热,小便难,数数如淋状,脐下苦急。卒风寒颈项强痛寒热,或惊动身躯,腰背腹痛,往来有时,胎上迫胸,心烦不得安,卒有所下。

用法用量麻黄雌鸡散(《圣惠》卷七十六)、麻黄雌鸡汤(《普济方》卷三三七)。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胎息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脉养胎,属手少阳,火气用事最易损坠,若寒郁火邪,恶阻弥甚,热蒸子脏,溲数异常,然胎已成形,未必便下,必卒受风寒或有所惊动,势难叵测,不得不于安胎剂中兼麻黄一味以开泄之,虽与前艾叶汤并用麻黄,其间轻重迥殊,余味大都相类,彼以胎未具体,固宜艾叶丹参之温以助之;此以相火养胎,又需麦冬菊花之清以润之,其用半夏者,专涤胞门垢腻,无虑辛散伤胎也。

摘录《千金》卷二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菊花汤

药方名称菊花汤

处方菊花1两,升麻1两,独活1两(去芦头),防风1两(去叉),知母1两(焙),黄芩1两(去黑心),玄参1两,藁本1两(去苗土),大黄1两(锉,炒),栀子仁1两,前胡1两(去芦头),桔梗1两,甘草1两(炙,锉),麦门冬1两(去心,焙),生干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心劳客热,毒气上攻,口中生疮,齿断肉烂。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四:菊花汤

药方名称菊花汤

处方甘菊花1两,大黄(锉,炒)半两,茯神3分(去木),玄参3分,淡竹叶3分,升麻3分,犀角3分(镑),决明子3分,黄芩3分(去黑心),黄连(去须)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毒上冲,眼赤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产孕集》卷上:菊花汤

药方名称菊花汤

处方菊花鸡子大1把,麦冬3合,大枣12个,人参5钱,当归6钱,甘草6钱,阿胶1两,生姜1两6钱。

功能主治曾孕四月而堕者。

用法用量以水3斗,煮半,纳清酒1升,并胶,煎取1升,分2服。

受寒者,加麻黄

摘录《产孕集》卷上

方出《外台》卷三十二引《集验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菊花汤

药方名称菊花汤

处方甘菊花、独活茵芋防风细辛、蜀椒、皂荚、桂心、杜蘅、莽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头风、白屑。

用法用量上药水煮,沐头。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二引《集验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

圣济总录》卷一○七:菊花汤

药方名称菊花汤

处方甘菊花半两(择),地骨皮半两(去土),升麻半两,防风半两(去叉),黄连半两(去须),赤茯苓(去黑皮)半两,萎蕤1两,柴胡1两(去苗),木通(锉)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肝风邪热冲眼,色赤痛痒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半,加竹叶7片,煎至1盏,去滓,入芒消末1钱匕,食后、临卧温服。如腹脏易利,即少用芒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圣济总录》卷一○五:菊花汤

药方名称菊花汤

处方菊花1两,升麻1两,黄连1两(去须),防风1两(去叉),木通1两(锉),白茯苓1两(去黑皮),萎蕤1两,地骨皮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毒气攻,眼生疮烂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竹叶10片,煎至8分,滤去滓,空心、日午、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猜你喜欢

  • 疗瘵汤

    药方名称疗瘵汤处方白芍5钱,熟地5钱,当归4钱,鳖甲3钱,鳗鱼骨(烧黑灰)3分,北五味10粒。功能主治肺痨次传于肝,两目(??)(??)面无血色,两胁隐隐作痛,热则吞酸,寒则发呕,痰如鼻涕,或清或黄,

  • 橘连枳术丸

    药方名称橘连枳术丸处方白术3两(去梗),枳实1两(去瓤,麸炒),陈皮1两,黄连1两(酒浸,炒)。制法上为末,荷叶煮汤,打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脾和胃,泻火消痰。主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服。

  • 复方大陷胸汤

    药方名称复方大陷胸汤处方大黄10~20克 川朴15~24克枳实10克芒消10~15克(冲服)甘遂末0.9~1.5克(冲服)功能主治泻热通下,行气逐水。治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肠腔积液较多;因腹腔炎症所致

  • 辟瘟丸

    药方名称辟瘟丸处方玄参(炒)5两,苍术(炒)3两,芎?(炒)1两,白芷(炒)1两,羌活(去芦头,生用)1两,甘草(炙,锉)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安息香1分,龙脑半钱,麝香半钱(研)。制法上药

  • 黄龙丸

    《丹溪心法》卷一:黄龙丸药方名称黄龙丸处方雄黄15克硫黄消石各30克滑石明矾各15克 好面120克制法上药为末,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一切暑毒。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白汤下。摘录《丹溪心法》卷一

  • 源泉汤

    药方名称源泉汤处方当归4.5克 大生地6克

  • 调胃噎膈汤

    药方名称调胃噎膈汤处方潞党参1钱半,白术1钱半(土炒),扁豆3钱(炒),陈皮3分,砂仁1钱,归身1钱半,川芎1钱(炒),神曲1钱(炒),白芍1钱(炒),谷芽1钱半(炒),巴戟天5钱(去心,盐水炒),茯

  • 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

    药方名称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处方生石膏(捣细)3两,知母1两,人参6钱,生山药6钱,粉甘草3钱。功能主治寒温实热已入阳明之府,燥渴嗜饮凉水,脉象细数者。用法用量用水5钟,煎取清汁3钟,先温服1钟,

  • 救痛安心汤

    药方名称救痛安心汤处方白芍30克 炒栀子9克甘草3克柴胡6克贯众6克乳香3克没药3克苍术9克功能主治疏肝泻火,活血止痛。治肝火内郁,心痛甚剧,苦不欲生,彻夜呼号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方中柴胡、白芍疏

  • 敷疔膏

    药方名称敷疔膏处方生蓝叶不拘多少(洗净)。制法上叶捣烂。功能主治疔疮及无名肿毒,瘴气。用法用量外敷患处,以梗煎酒服。摘录《准绳·疡医》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