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荆防汤

荆防汤

古今医彻》卷三:荆防汤

药方名称荆防汤

处方防风1钱,荆芥1钱,生地1钱,枳壳1钱,葛根1钱,细辛3分,蔓荆子7分(焙,研),黄柏5分(酒炒黑)。

功能主治外感风寒,齿痛寒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彻》卷三

《眼科应验良方》:荆防汤

药方名称荆防汤

处方荆芥8分,蔓荆子8分,赤芍8分,川芎8分,防风8分,车前子1钱,蝉蜕6分(去翅足),菊花1钱,生地1钱5分(切片),青葙子8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眼白珠有红,微痛者。

用法用量生姜1簿片为引。

心火旺,眼大角红肿者,加黄芩8分(酒炒),木通8分,淡竹叶9片。

摘录《眼科应验良方》

古今医彻》卷一:荆防汤

药方名称荆防汤

处方防风1钱,荆芥1钱,前胡1钱,桔梗1钱,广皮1钱,枳壳1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伤风咳嗽。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彻》卷一

猜你喜欢

  • 鹿茸胶

    药方名称鹿茸胶处方老鹿茸160两。制法上将鹿茸切块,洗净,煎七昼夜,加黄酒32两,冰糖32两,收胶。功能主治壮阳补脑,生精补髓。主四肢无力,腰膝酸软,肾虚阳痿,妇女崩漏带下。用法用量每服2-3钱,用黄

  • 加减千金固胎饮

    药方名称加减千金固胎饮处方人参1钱,生于术3钱,云苓2钱,炙甘草5分,酒炒黄芩1钱,枳壳1钱5分(炒),青皮1钱5分,柴胡5分。功能主治孕妇人虚,疟疾寒热不止。用法用量用煨姜3钱,大枣3个,荷叶蒂3个

  • 益母草膏

    药方名称益母草膏来源为益母草经加工制成的煎膏。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稠厚的半流体;气微,味苦、甜。炮制取益母草,切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1~1.25(80℃

  • 龙葵散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龙葵散药方名称龙葵散处方龙葵(俗名天茄子)1两,景天(俗名慎火草)1两,黄连(去须)1两,天灵盖1两,龙骨半两,乳香半两,木鳖子半两,黄蜀葵花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诸恶疮,多

  • 三棵针

    药方名称三棵针处方三棵针(小檗)30克,野菊花15克,马齿苋30克,甘草9克。制法水煎2次,混合后分2~3次服。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口腔炎34例,全部治愈,一般服1~4剂即愈。用法用量每日1剂。

  • 六灰膏

    药方名称六灰膏处方灰苋、桑木、枣木、荞麦秆、茄秆(各烧为灰)、石矿灰(研细)。制法上药多少不妨,和匀,汤泡水淋,淋下之水煎成膏如糊,装瓷器中。功能主治发背,疔疮,疖子,肿毒,疠疮,痔疮,痣子,疣子。用

  • 救急饮

    药方名称救急饮处方炮姜1钱,炮黑豆1钱,当归身1钱,川芎1钱,益母草1钱,玄胡索2钱,牛膝2钱。功能主治妇人临产血晕,闷绝欲死,或呵欠,或呕逆,或狂躁,或谵语失笑,及一切危症。用法用量上用水2大碗,煎

  • 小儿百寿丸

    药方名称小儿百寿丸处方钩藤45g僵蚕(麸炒)45g胆南星(酒炙)75g天竺黄75g桔梗30g木香75g砂仁45g陈皮75g苍术(制)75g茯苓30g山楂(炒)150g 六神曲(麸炒)45g麦芽(炒)4

  • 回阳化毒汤

    药方名称回阳化毒汤别名回灵化毒汤处方人参、官桂、茯苓、白术、附子(制)、甘草。功能主治痘疹阴燥,曾吐泻,脉沉弱,手足宜冷而反热,阴极似阳。用法用量回灵化毒汤(《痘疹全书》卷下)。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 马钱子散

    药方名称马钱子散处方马钱子(沙烫)适量(含士的宁8.0g )地龙(去土焙黄)93.5g性状为黄棕色的粉末;气微,味苦。炮制上二味,将制马钱子、地龙分别粉碎成细粉,配研,过筛,即得。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