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罂粟汤

罂粟汤

药方名称罂粟汤

处方艾叶(去梗)、黑豆(炒.去皮)、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罂粟壳(去蒂.蜜炙)四两。

炮制上件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或饮食生冷,内伤脾胃,或饮酒过度,脐腹?h,泄泻肠鸣,下痢或赤或白,里急后重,日夜频并,饮食减少,及肠胃受湿,膨胀虚鸣,下如豆汁,或下鲜血,并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小儿量岁数,加减与之。

注意忌生冷、油腻,毒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丁夏汤

    《医学人门》卷七:丁夏汤药方名称丁夏汤处方丁香半夏各9克功能主治主脾胃虚寒,停痰留饮,哕逆呕吐。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同煎,温服。摘录《医学人门》卷七《医学入门》卷七:丁夏汤药方名称丁夏汤处方丁香3钱,半

  • 葶苈大枣汤

    药方名称葶苈大枣汤处方葶苈2两(炒紫色,杵成丸),大枣20枚。功能主治痰实肺闭,气不得宣,呼吸壅滞,喘急妨闷,胸膈痞痛彻背者。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煮取2升,去滓,纳麻黄、五味子各半两,取清,分2日服。

  • 溃消散

    药方名称溃消散处方川当归半两,汉防己半两,赤芍药半两,瓜蒌子半两,白芷半两,木鳖肉半两,大黄7钱,木香2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宣热拔毒。主痈疽诸发。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酒水各半煎,去滓,露

  • 固本健脾丸

    药方名称固本健脾丸处方白术4两,陈皮2两,茯苓2两,陈冬米2两,神曲1两,麦芽粉1两,肉蔻5钱,砂仁5钱,木香5钱。制法水叠丸。功能主治温补脾元,和中醒胃,进食止泄,推陈致新。主脾胃虚弱,嗳腐,痞满不

  • 萆麻散

    《医方类聚》卷一七九引《烟霞圣效方》:萆麻散药方名称萆麻散处方萆麻7个(去皮),地百子1钱(新干,瓦上烧灰),海马1个,地胆1对,地丁草1钱,铜末1钱,斑蝥2个,雄黄1钱,砒霜1字。制法上为细末。功能

  • 神功内托散

    药方名称神功内托散处方当归6克白术黄耆人参各4.5克白芍茯苓陈皮附子各3克木香甘草(炙)各1.5克川芎3克 山甲(炒)2.4克功能主治温补托里。治痈疽疮疡日久,气血两虚,寒邪凝滞,不肿不痛,不能腐溃,

  • 救痨杀虫丸

    药方名称救痨杀虫丸处方鳖甲1斤(醋炙),茯苓5两,山药1斤,熟地1斤,白薇5两,沙参1斤,地骨皮1斤,人参2两,山茱萸1斤,白芥子5两,鳗鱼1斤。制法煮熟鳗鱼,先将捣烂,各药为末,米饭为丸。功能主治杀

  • 阑尾二号消炎片

    药方名称阑尾二号消炎片处方蒲公英1562g,厚朴260g,皂角刺260g,大黄260g,硬脂酸镁5g,淀粉170g。制法取蒲公英干燥粉碎,过120目筛,称取300g剩余的粗粉与厚朴、皂刺、大黄同煎二次

  • 加味柴胡桂枝汤

    药方名称加味柴胡桂枝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桂枝、枳实、黄连、桔梗、瓜蒌仁。功能主治发热微恶寒,肢节疼痛,微呕,心下支满闷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 大建中汤

    《金匮要略》卷上:大建中汤药方名称大建中汤别名三物大建中汤(《张氏医通》卷十六)。处方蜀椒3克(炒去汗)干姜12克人参6克功能主治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主脾胃虚寒,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