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积气丸

积气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积气丸

药方名称积气丸

处方桂(去粗皮)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丹砂(研)4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1两半,巴豆(去皮心膜,压出油)100枚,京三棱(煨,锉)1两,干漆(炒烟出)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碗砂(研)2两,大黄(生用)1两,麝香(研)1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末,先以好醋1升,熬成膏,和前药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积聚,心腹胀满,宿食不消,(疒丂)刺疼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5丸,食后煎木香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积气丸

药方名称积气丸

处方大戟半两,龙胆半两,木香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1两,代赭(煅,醋淬)1两,赤石脂(水飞,研)1两,巴豆(去皮心膜,研,出油)1钱1字。

制法上为末,合为极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经十日方可服。

功能主治一切积滞,痰逆恶心,吐泻霍乱,膈气痞满,胁肋积块,胸膈膨闷,呕哕心疼,泄泻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木香汤送下;温汤热水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积气丸

药方名称积气丸

处方赭石(煅,醋淬,研)1两,礞石(研)1两,桂(去粗皮)半两,硇砂(研)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青橘皮(去白,焙)半两,胡椒49粒,巴豆(去皮心膜,研)4钱。

制法上8味,4味为末,与4味研者和匀,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积滞,痰逆恶心,霍乱吐泻,膈气痞满,胁肋积块,胸膈膨闷,呕哕心疼,泄利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3丸,食后以木香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局方》卷三:积气丸

药方名称积气丸

处方巴豆100个(去皮心膜,出油,取霜3钱),桃仁(去皮尖,麸炒,别研)1两半,附子(炮,去皮脐)4两,米醋5升(以硇砂大黄同用慢火熬成膏)1两,大黄(面裹,煨,去面,为末)1两,干漆(炒焦)1两,木香1两,鳖甲(醋炙黄)1两,三棱(煨,乘热捣碎)2两,肉桂(去粗皮)2两,硇砂(研)2两,朱砂(研,飞)2钱半,麝香(别研)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药匀,醋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寒冷之气留滞于内,使气积不散,胸胁支满,食即气噎,心腹膨胀,气刺气急,宿食不化,心腹引痛,噎气吞酸,停饮浸渍,恶心呕逆,癖块疼痛,脏腑不调,饮食不进,往来寒热,渐觉羸瘦,以致着床,面黄肌热,精神困顿。

用法用量每服2丸,食后、临卧炒生姜汤温下,或木香汤亦得。

注意忌生冷,硬物。

摘录《局方》卷三

普济方》卷一七三引《博济》:积气丸

药方名称积气丸

处方木香半两,干姜(炮)1两,硇砂半两(以醋半盏化),巴豆半两(去皮,不出油),川大黄1两,附子1两(去皮脐),官桂半两,筒子漆1两,荆三棱1两,蓬莪荗1两,芫花半两(醋炒令黑),青橘皮(去白)半两,细墨半两,槟榔半两,大戟半两,肉豆蔻5个(去壳)。

制法先将荆三棱大黄2味为末,研巴豆令细,入醋1升半,煎此3味至半碗许,入硇砂,又同熬入醋面1匙成膏,入诸末,合和得所,再入醋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消酒食,利噎塞。主积年食气症块。

用法用量每服5丸,如食症气,用生姜橘皮汤送下;本脏气,茴香汤送下;赤白痢,二宜汤送下;妇人血气,当归酒送下;常服任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三引《博济》

猜你喜欢

  • 含元散

    药方名称含元散别名含元丹处方绿豆、赤豆、黑豆。功能主治定喘。主用法用量加灯心煎汁,磨沉香服。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九

  • 灵脂散

    方出《本草衍义》卷十七,名见《朱氏集验方》卷十五:灵脂散药方名称灵脂散处方五灵脂1两,雄黄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毒蛇所伤,良久之间已昏困。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酒调下。以滓涂咬处,甚者再服。摘录方出

  • 北枣散

    药方名称北枣散处方北枣1枚(去核,入鸭嘴胆矾1片在内,纸裹火煅通红,出火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疳。用法用量敷牙左右。摘录《医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

  • 鹿茸胶

    药方名称鹿茸胶处方老鹿茸160两。制法上将鹿茸切块,洗净,煎七昼夜,加黄酒32两,冰糖32两,收胶。功能主治壮阳补脑,生精补髓。主四肢无力,腰膝酸软,肾虚阳痿,妇女崩漏带下。用法用量每服2-3钱,用黄

  • 加减生四物汤

    药方名称加减生四物汤处方当归身5钱(生),生地黄5钱,生白芍3钱,乌梅肉3个(去骨),知母肉3钱,怀牛膝3钱。功能主治淋浊,阴虚水亏,虚烦不寐,热势较盛者。摘录《医门八法》卷三

  • 截黄丸

    药方名称截黄丸处方青矾4两(煅成赤珠子),当归4两(酒酿浸7日,焙),百草霜3两。制法上为末,以浸药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截黄。主脾积黄肿。用法用量每服5-7丸,温汤送下。1月后黄去病愈。摘

  • 二乌丸

    《魏氏家藏方》卷一:二乌丸药方名称二乌丸处方川乌头(生,去皮脐)1两,海桐皮1两,草乌头(生,去皮尖)1两,五灵脂1两(别研)。制法上为细末。先取不至皂角2挺,捶碎酒浸,揉取脂,滤去滓,面糊为丸,如梧

  • 守瘿丸

    药方名称守瘿丸处方通草60克杏仁(去皮、尖,研)60克牛蒡子45克(出油)昆布(去咸)吴射干诃黎勒海藻各120克(去咸)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瘿瘤结硬。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咽

  • 茯苓皮汤

    药方名称茯苓皮汤处方茯苓皮15克 生苡仁15克猪苓9克大腹皮9克 白通草9克 淡竹叶6克功能主治利湿分消。治湿温,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用芳香通神

  • 君子丸

    药方名称君子丸处方厚朴(去粗皮,姜制)半两,甘草(炙)半两,青黛半两,诃子(炒,去核取皮用,半生半熟)半两,陈皮1分(去白),使君子(去壳)1两(面裹煨熟),白芜荑(去扇)3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