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痢圣散子

痢圣散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痢圣散子

药方名称痢圣散子

处方当归(去芦)、干姜(炮),各二两;黄柏皮(去粗皮)、甘草枳壳(去瓤)、御米(即罂栗子.性与壳同)、罂粟壳(去蒂.盖),各四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远年日近,赤白休息等痢。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薤白二条,擘碎,同煎至八分,去渣,食前稍温服。老人、小儿加减服食。

注意忌生泠、油腻之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痢圣散子

药方名称痢圣散子

处方草果(去皮)、石菖蒲(去毛)、白茯苓麻黄(去根节)、厚朴(姜汁炙)、独活枳壳(麸炒)、藿香白术细辛(洗,去叶)、吴茱萸(去梗)、甘草(爁)、木猪苓(去皮)、苍术(浸)、良姜(去芦)、赤芍药、附子(炮,去皮脐)、藁本(去芦)、柴胡(去芦)、泽泻防风(去芦)、半夏(煮)各等分。

制法上锉为粗散。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赤白休息痢。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薤白2条(劈碎),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老人、小儿加减服食。

注意忌生冷、油腻之物。

摘录《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局方》卷六(吴直阁增诸家名方):痢圣散子

药方名称痢圣散子

别名圣散子

处方当归(去芦)2两,干姜(炮)2两,黄柏皮(去粗皮)4两,甘草(爁)4两,枳壳(去瓤)4两,御米(即罂粟子)4两,罂粟壳(去蒂、盖)4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赤白休息痢。

用法用量圣散子(《医部全录》卷二六二)。

注意忌生冷、油腻之物。

摘录《局方》卷六(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猜你喜欢

  • 越婢加术汤

    药方名称越婢加术汤处方麻黄12克石膏25克生姜9克甘草6克白术12克大枣15枚功能主治疏风泄热,发汗利水。治皮水,一身面目悉肿,发热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沉者。(水肿)用法用量上药六味,以水1.2升

  • 螺泥丸

    药方名称螺泥丸处方田螺不拘多少制法将田螺放入洗净瓷盆中,用水养之,令吐出泥,用米筛张灰于地上,却将绵纸铺于灰上,去已养田螺,令泥水出澄清,旋去上面清水,却将泥倾于纸上,候泥干调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

  • 防己饮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防己饮药方名称防己饮别名防己散处方防己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桑根白皮1两,羌活(去芦头)1两,苍术(米泔浸1宿,切,焙)1两半,郁李仁(去皮)1两半。制法如麻豆大。功能主治

  • 清白散

    《古今医鉴》卷十一:清白散药方名称清白散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炒)生地(酒洗,姜汁炒)黄柏(盐水炒)贝母 樗根白皮(酒炒)各等分干姜(炒黑)甘草各减半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白带。用法用量生姜煎服。赤带,

  • 琥珀膏贴积丸

    药方名称琥珀膏贴积丸处方大黄1两,朴硝1两。制法上为末,以大蒜捣膏。功能主治积聚。用法用量贴之。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七

  • 黄牛丸

    药方名称黄牛丸处方白龙骨(烧)1两,铁粉(研)1两,茯神1两,人参1两,黄连1两,铅霜1两,犀角(屑)1两,防风1两,朱砂1两(研),牛黄1钱(研),远志1两(去心),龙脑1钱(研),甘草半两炙,麦门

  • 阖缝丹

    药方名称阖缝丹处方猴姜1钱,人参1钱,北五味1钱,三七根末1钱,甘草2分。制法各为细末。功能主治齿缝出血。其血之来,如一线之标。用法用量擦牙,含漱即止血。后用六味丸,则不再发。摘录《辨证录》卷三

  • 姜橘散

    药方名称姜橘散处方干姜、青橘皮、好腊茶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赤白痢。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调下,不拘时候。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庄氏家传》

  • 解表二陈汤

    药方名称解表二陈汤处方二陈汤1贴加紫苏叶5分,麻黄5分,杏仁5分,桑白皮5分,紫菀5分,贝母5分,桔梗5分。功能主治哮吼。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五引《医鉴》

  • 大鳖甲汤

    《千金》卷七:大鳖甲汤药方名称大鳖甲汤处方鳖甲2两,防风1两,麻黄1两,白术1两,石膏1两,知母1两,升麻1两,茯苓1两,橘皮1两,芎?1两,杏仁1两,人参1两,半夏1两,当归1两,芍药1两,萎蕤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