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生津甘露汤

生津甘露汤

药方名称生津甘露汤

别名清凉饮子(《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升麻1.2克防风甘草防己地黄各1.5克当归身1.8克柴胡羌活甘草黄耆知母黄芩各3克 酒龙胆石膏黄柏各4.5克红花少许桃仁5个杏仁10个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养血润燥。治中消,能食而瘦,口舌干,自汗,大便结燥,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上哎咀,作为一服。用水300毫升,酒1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猜你喜欢

  • 胃炎验方

    药方名称胃炎验方处方太子参10克,吴萸3克,焦栀仁9克,枳壳9克,木香9克,薤白9克,香附9克,炒神曲9克,炙甘草5克。功能主治温中补脾,清热理气。主虚寒挟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

  • 清肠饮

    《辨证录》卷十三:清肠饮药方名称清肠饮处方金银花30克当归20克地榆20克麦冬15克玄参15克 生甘草9克 薏仁15克黄芩6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肠痈,腹中痛甚,手不能按,右足屈而不伸。用法

  • 调元内托散

    药方名称调元内托散处方黄耆、人参、当归、桂枝、木香、青皮、赤芍、牛蒡(炒)、川芎。功能主治痘疮若起发泡浆时,月事大来,其疮应起发而不起发,应泡浆而不泡浆,顶平形塌,或如灰白,或成黑陷。用法用量水煎服。

  • 调经种玉汤

    《万氏女科》卷二:调经种玉汤药方名称调经种玉汤处方当归(酒洗)吴茱萸(炒)川芎各12克香附(炒)热地各18克白芍(酒炒)白茯苓(去皮)牡丹皮玄胡索陈皮各9克制法上药锉作四剂。功能主治养血活血,行气调经

  • 箭蚛散

    药方名称箭蚛散处方竹箭内蛀虫粪屑2钱,坯子胭脂2钱,凌霄花(干者)2钱,海螵蛸2钱,麝香1字(研,后入)。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聤耳内生疮,或有脓汁。用法用量每用时,先以绵拈子搌耳中脓尽,乃以纸拈

  • 蝙蝠消血散

    药方名称蝙蝠消血散处方蝙蝠3枚。制法上烧令烟尽,为末。功能主治金疮血肉瘘。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白水送下,1日内服尽,当下如水。摘录《鬼遗》卷二

  • 豆甘汤

    药方名称豆甘汤处方黑豆2合(炒令香熟),甘草2寸(炙黄)。功能主治因素伤湿热,毒气郁结,上攻巅项所致之大头瘟。其症憎寒壮热,项强体重,头面浮肿,目不能开,咽喉闭塞,舌干口燥,气促息喘,二便艰涩。用法用

  • 茯苓泽泻汤

    《金匮要略》卷中:茯苓泽泻汤药方名称茯苓泽泻汤处方茯苓25克泽泻12克桂枝6克白术9克生姜12克功能主治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纳泽泻,再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

  • 度瘴发汗青散

    药方名称度瘴发汗青散别名度瘴散处方麻黄2两半,桔梗1两,细辛1两,吴茱萸1两,防风1两,白术1两,乌头1两6铢,干姜1两6铢,蜀椒1两6铢,桂心1两6铢。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伤寒,赤色,恶寒发热,头痛

  • 调劳养血丸

    药方名称调劳养血丸处方黄耆1两半,白术1两半,茯苓1两半,白芍1两半,人参1两,山药1两,归身1两,熟地1两,五味1两,麦冬1两,远志1两,陈皮8钱,生地5钱,山萸5钱。制法加入鸭血,炼蜜为丸。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