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菊散

甘菊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甘菊散

药方名称甘菊散

别名菊花

处方甘菊花1两,旋覆花1两,密蒙花1两,青葙子1两,石决明1两,羌活(去芦头)1两,木贼(锉)1两,决明子(炒)1两,苍术(米泔浸1宿,去皮,切,炒)1两,蝉壳(洗)1两,荆芥穗1两,甘草(炙1两,锉)1两,防风(去叉)1两,芎藭1两,人参1两,黄芩(去黑心)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毒冲目,赤肿涩痛。

用法用量菊花散(《普济方》卷八十一)。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甘菊花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圣济总录》卷十七:甘菊散

药方名称甘菊散

处方甘菊花(择)、旋覆花防风(去叉)、石膏(碎研)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头面风,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甘菊花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六:甘菊散

药方名称甘菊散

处方甘菊花4两,羌活(去芦头)4两,木贼4两,荆芥穗4两,芎藭4两,甘草(炙,锉)1两,防风(酒浸1宿)1两,黄耆(切)1两,附子(炮过用)1两,蝉壳(洗)1两,蛇蜕1条(卷在青竹上,炙),白蒺藜(去角)1两,旋覆花1两,石决明(泥裹,烧令通赤,别研)1两。

制法上药除附子蛇蜕、决明外,余皆锉碎,于新瓦上烙令燥1时,捣罗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毒气攻眼,昏涩疼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甘菊花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猜你喜欢

  • 二姜圆

    药方名称二姜圆处方干姜(炮)、良姜(去芦头),各等分。炮制上件为细末,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脾温胃,去冷消痰。大治心脾疼痛,宽胸下气,进美饮食。疗一切冷物所伤,并皆治之。用法用量每服十五圆至

  • 大明散

    药方名称大明散处方蝉蜕、白蒺藜、川羌活、荆芥穗、黄耆、乌蛇皮各等分(蛇皮、蝉蜕2味,洗,入罐子内,盖好口,煅过)。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风毒眼疾,翳膜昏暗,眼睛涩痛,热泪时多。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酒

  • 二附散

    药方名称二附散别名二附汤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白附子(炮)1分,半夏(汤洗7遍,炒干)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中风伤寒,头痛,四肢烦疼。用法用量二附汤(《普济方》卷一三一)。摘录《圣济总录》

  • 大米胡萝卜粥

    药方名称大米胡萝卜粥处方胡萝卜约250克粳米50克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功能主治宽中下气,消积导滞。适用于小儿积滞、消化不发。用法用量空腹食,每日2次。摘录《寿世青编》

  • 斑蝥酊

    药方名称斑蝥酊处方斑蝥15g,70%酒精100ml。制法上药浸泡1周。功能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量用棉签涂病灶。数小时后,即起水疱,用消毒针头刺破,敷料包扎,历3-4天结痂而愈。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浸酒药

    药方名称浸酒药处方常山(炒)1两,苍术(浸,炒)1两,草果5分,青皮5分,陈皮5分,贝母5分,甘草5分,鳖甲1片(炙)。制法上锉碎,用老酒半碹,入瓶中浸。功能主治久疟,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每次服1-2

  • 大木香丸

    药方名称大木香丸处方木香1两1分,天麻1两,桔梗1两,防风1两,天南星(姜制)1两,半夏曲1两,黄耆1两,白芷1两,白鲜皮1两,海桐皮1两,羌活1两,川芎1两,当归1两,茯苓(去皮)1两,麻黄(去根节

  • 桂附乌梅四物汤

    药方名称桂附乌梅四物汤处方白芍3钱(醋炒),熟地5钱,乌梅5个,桂心1钱(研),附片1钱,当归身5钱(炒)。功能主治血虚经乱之证兼寒者。各家论述于四物汤中,除去川芎之散,加以乌梅之敛,名曰乌梅四物汤,

  • 大黄黄连汤

    药方名称大黄黄连汤处方大黄、黄连。功能主治痢疾里热盛,上冲心作呕,噤口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治痢南针》引作“大黄黄连酒”。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 大虻虫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大虻虫丸药方名称大虻虫丸处方虻虫400枚蛴螬60克 干地黄牡丹干漆芍药牛膝土瓜根 桂心各120克吴茱萸桃仁黄芩牡蒙各90克茯苓海藻各150克水蛭300枚芒消30克人参45克葶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