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熨法

熨法

药方名称熨法

处方肥葱(细切.剉.三升) 麦麸(三升) 沧盐(二两)

功能主治治三阴中寒,一切虚冷厥逆呕哕,阴盛阳虚之证;及阴毒伤寒,四肢厥冷,脐腹痛,咽喉疼,呕吐下利,身背强,自汗脉沉细,唇青面黑虚冷证。皆宜用之。

用法用量上三件,入水一大盏,同和拌匀湿。分作二次,于铛锅内同炒极热,用重绢缝作二包。将一包热熨脐上,冷更易一包。葱包既冷,再用盐水拌湿炒焦,依前用之,至煤烂不用。别取葱麸,日夜不住相续,至身体温热脉壮,阳气复来,而守正气,养之和之。

备注又方:治阴证伤寒,腹痛吐利,唇青面黑,身背强,四肢冷,脉沉细,咽喉不利。

上用沧盐一斤,炒焦大热,布绢二重作囊,包裹盛之。熨阴脐间,亦同葱熨法。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猜你喜欢

  • 参姜四物汤

    药方名称参姜四物汤处方川芎1钱5分,人参1钱5分,干姜8分,白芍药1钱,当归1钱5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形弱妇人产后,乍寒乍热,或有恶露不尽,停滞胞络,亦能令人寒热,但小腹急痛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 银翘散

    药方名称银翘散处方连翘30克 银花30克 苦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叶12克 生甘草15克 芥穗12克淡豆豉15克牛蒡子18克制法上杵为散。药理作用银翘散的药理作用 《中医杂志》1986(3):59,1

  • 仓米汤

    药方名称仓米汤处方仓粳米半升(净,淘干,漉),薤白1握(去青,切细),羊脂1升(熬),香豉3升(以水1斗,煎取5升,澄清)。功能主治小腹冷气积聚,结成冷痢,日夜三四十行。用法用量先以羊脂煎薤白令黄,并

  • 附子仓米汤

    药方名称附子仓米汤别名附子仓廪汤处方附子1枚(炮,去皮脐,8钱重者),人参(去芦头)半两,甘草(微炒)半两,半夏(汤泡7次,切作片,焙干,姜汁制)半两,黄耆半两,白术半两,川姜2钱(微炒),南木香1钱

  • 辰砂半夏丸

    《卫生总微》卷十四:辰砂半夏丸药方名称辰砂半夏丸处方栝楼根(蜜炙)半两,天南星(汤洗)半两,半夏(汤洗7次)半两,干姜(炮)半两。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寒痰咳嗽。用法

  • 加减分消丸

    药方名称加减分消丸处方人参3钱,萝卜子3钱,陈皮3钱,厚朴3钱,猪苓3钱,泽泻3钱,白术4钱,茯苓4钱,黄连4钱,苍术4钱,半夏4钱,枳实4钱,姜黄1钱,炙甘草1钱,砂仁1钱,干姜1钱,黄芩5钱,山楂

  • 竹茹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竹茹散药方名称竹茹散处方苦竹茹30克 生干地黄30克 茜根15克百合15克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耆4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

  • 酒煎汤

    《卫生总微》卷十一:酒煎汤药方名称酒煎汤处方甘草半两(炙)。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肠胃虚冷,泄泻不止,变成白利。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半盏,去滓温服。赤多者,加黑豆10粒

  • 猪脏丸

    药方名称猪脏丸别名脏连丸(《外科正宗》卷三)。处方黄连60克(锉碎)嫩猪脏70厘米(去肥)制法以黄连塞满猪脏,扎两头,煮十分烂,研细添糕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痔疮便血作痛,多食易饥,肛门重坠者。

  • 大豆丸

    药方名称大豆丸处方大豆黄卷1升(微炒),熏陆香(研)1两,白龙骨(研)1两,黄蜡(酒煮过)1两,蜜2升,真酥半升,白茯苓(去黑皮)1斤。制法上7味,捣研4味为细末,入蜜、蜡、真酥为丸,如鸡子黄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