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温经汤

温经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经汤

药方名称温经汤

处方阿胶(蛤粉碎炒)、当归(去芦)、川芎人参肉桂(去粗皮)、甘草(炒)、芍药、牡丹皮,各二两;半夏(汤洗七次)二两半,吴茱萸(汤洗七次.焙.炒)三两,麦门冬(去心)五两半。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冲任虚损,月候不调,或来多不断,或过期不来,或崩中去血过多不止。

又治曾经损娠,瘀血停留,少腹急痛,发热下利,手掌烦热,唇干口燥。

及治少腹有寒,久不受胎。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渣,热服,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金匮要略》:温经汤

药方名称温经汤

处方千金调经散(《万病回春》卷六)。

制法吴茱萸9克当归9克 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9克牡丹皮(去心)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门冬(去心)9克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或小腹冷痛,久不受孕者。

用法用量上十二味,以水l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为君;当归川芎,芍药、丹皮养血祛瘀为臣;阿胶麦冬养阴润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半夏生姜降逆温中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配,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

妇人大全良方》卷一:温经汤

药方名称温经汤

别名小温经汤(《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 桂心牡丹皮莪茂各15克人参甘草牛膝各30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治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致经道不通,绕脐寒疝痛彻,其脉沉紧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猜你喜欢

  • 二将丸

    药方名称二将丸处方黄蜡2两,白矾1两。制法熔化为丸,青黛为衣。功能主治护心。主肿毒。摘录《同寿录》卷四

  • 碧雪煎

    药方名称碧雪煎处方大青3两,吴蓝叶2两,竹茹3两,麦门冬2两(去心),子芩2两,甘草3两(生用),枳壳3两(去瓤),地骨皮3两,龙胆3两(去芦头),犀角屑2两,玄参3两,赤茯苓2两,川升麻2两,羚羊角

  • 姜椒汤

    《外台》卷九引《古今录验》:姜椒汤药方名称姜椒汤处方生姜1两,椒(去目、汗)1两。功能主治咳嗽,及短气胁痛。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3升,每服1合。摘录《外台》卷九引《古今录验》《千金》卷十八:姜椒汤药

  • 沉香匀气散

    药方名称沉香匀气散别名沉香均气散处方砂仁(炒)、沉香(另研)2钱5分,陈皮5钱,苏叶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呕吐日久,服药不效,神倦少食,或间断而呕吐。用法用量沉香均气散(《医统》卷二十四)。摘录《

  • 大风龙胆膏

    药方名称大风龙胆膏处方冬瓜1个(截去5寸长,去瓤),乌蛇胆1个,消梨1个。制法掘地坑深3尺,令净,安瓜于内,以乌蛇胆、消梨置于瓜上,以土隔盖之;至21日看1度,瓜未甚坏,候49日,3物俱化为水,在瓜皮

  • 紫金丸

    《世医得效方》卷九:紫金丸药方名称紫金丸处方白姜 香附子(炒,去毛)紫金皮石菖蒲青木香针砂(煅红)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水气肿满。用法用量每服30丸,第一天用茶清送下

  • 茯苓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茯苓饮药方名称茯苓饮处方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防风(去叉)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生姜半两,甘草1分(炙)。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妊娠阻病,心中烦

  • 止血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止血散药方名称止血散处方风化石灰20克(细研,用小便浸三日三夜,滤出晒干,为末)麒麟竭90克(去末,炒令紫色)鸡子10枚(取白和风化灰为3丸,入炭火内烧令红色,取出,放地上出火

  • 瘦人搐药

    药方名称瘦人搐药别名瘦人搐鼻药(《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处方软石膏朴消各15克 脑子荆芥檀香皮薄荷各3克白芷细辛各6克功能主治治头风头痛。用法用量上药为末,搐鼻内。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 六物黄芩汤

    药方名称六物黄芩汤处方黄芩半两,大青半两,甘草(炙)半两,麦门冬半两,石膏半两,桂心3钱。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婴儿腹大,短气,热有进退,食不安,谷为之不化。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7分,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