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清心导痰丸

清心导痰丸

医学纲目》卷十七:清心导痰丸

药方名称清心导痰丸

处方白附30克 南星(姜汁制)60克半夏(姜汁制)60克黄连(炒)23克天花粉30克 白僵蚕(炒,去丝、嘴)15克川乌(盐制)6克郁金23克天麻羌活各15克

制法上为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心泻火,豁痰开窍。治舌纵,口角流涎不止,口目喁斜,手足痿软。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用通天愈风汤吞下。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七

杂病源流犀烛》卷七:清心导痰丸

药方名称清心导痰丸

别名清心滚痰丸(《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处方大黄黄芩各120克 青礞石(同焰消煅如金色)犀角皂角朱砂各15克沉香7.5克麝香1.5克

制法水泛为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痰火骤壅,发为癫狂。

用法用量开水送下60~70丸。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猜你喜欢

  • 经验理中消胀丸

    药方名称经验理中消胀丸处方大戟2钱5分,制牙皂3钱,广木香2钱,炒黑丑1钱半,煨甘遂1钱。制法用红枣肉捣丸。功能主治痰胀。湿痰挟气阻滞胸腹,中满腹胀,上气喘逆,二便不利,甚或面肢俱肿者。用法用量每用3

  • 七宣丸

    药方名称七宣丸处方柴胡(去苗,洗)枳实(爁)木香诃藜勒皮各150克桃仁(去皮、尖,爁)甘草(爁)各180克大黄(面裹,煨)45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气滞郁结,宿食不消,胸

  • 附子六合汤

    《医垒元戎》:附子六合汤药方名称附子六合汤处方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 熟干地黄12克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各3克功能主治治妊娠伤寒,邪入少阴,四肢拘急,身凉微汗,腹中痛,脉沉而迟。用法用量水煎

  • 缓息汤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四:缓息汤药方名称缓息汤处方桑白皮45克 白茯苓15克 白僵蚕15克(炒,去丝)甘草7.5克(炙)杏仁15克(去皮、尖,研,后入)人参(去芦)7.5克桔梗(去芦)15克白术15克

  • 枯矾散

    《外科正宗》卷四:枯矾散药方名称枯矾散处方枯矾15克石膏(煅)轻粉黄丹各9克制法共研为末。功能主治治脚丫湿痒。用法用量温汤洗净,搽之即愈。摘录《外科正宗》卷四《灵验良方汇编》卷一:枯矾散药方名称枯矾散

  • 长生丹

    《普济方》卷二一九引《十便良方》:长生丹药方名称长生丹处方大附子半两(取4两,东流水浸,早晚换之,冬3、春秋5、夏3日,去皮尖,铜刀切,晒干),清水半夏1两(亦浸,同前法,日足捣碎,日干之)。制法上为

  • 扶脾消肿汤

    药方名称扶脾消肿汤处方人参、白术(去芦)、茯苓、猪苓、泽泻、木通、滑石、木香、麦门冬(去心)、黄芩、大腹皮、桑白皮、茯苓皮、陈皮、生姜皮、灯草、甘草。功能主治水肿。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 参术附半汤

    药方名称参术附半汤处方人参1两,附子2钱,半夏3钱,白术1两。功能主治一时病疟,寒气入于阳明,自卯足寒,自酉分方热,至寅初乃休,1日1夜只苏1时。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全愈,不必再服。摘录《辨证录》卷八

  • 养血润肠煎

    药方名称养血润肠煎处方生首乌15克,生当归9克,生赤芍9克,火麻仁15克。功能主治养血润肠,增液行舟。主血虚肠燥便秘。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王正公方

  • 双解消毒散

    药方名称双解消毒散处方黄芩栀子连翘薄荷甘草大黄麻黄羌活白芷防风荆芥射干苍术当归川芎功能主治治大头风,脖子肿。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用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空腹时热服。摘录《外科大成》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