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清宫汤

清宫汤

药方名称清宫汤

处方玄参心9克莲子心1.5克竹叶卷心6克连翘心6克犀角尖(磨,冲)6克 连心麦冬9克

功能主治清心解毒,养阴生津。治温病,邪陷心包,发热,神昏谵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痰热盛,加竹沥、梨汁各25毫升;咯痰不清,加瓜蒌皮4.5克;热毒盛,加金汁、人中黄;渐欲神昏,加银花9克、荷叶6克、石菖蒲3克。

备注本方所治属太阴温病。方中犀角玄参清心解毒养阴为君;连翘竹叶卷心以清心热为臣;莲子心、连心麦冬补养心肾之阴,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成清热养阴之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猜你喜欢

  • 寒水石散

    《外台秘要》卷四引《深师方》:寒水石散药方名称寒水石散处方寒水石37.5克白石脂37.5克栝楼37.5克菟丝子22克(酒渍)知母22克 桂心22克制法上六味,捣筛。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饮酒过多,致患肉

  • 沉香至珍丸

    药方名称沉香至珍丸处方沉香(锉末,另研)、巴豆霜5钱(纸捶),陈皮(洗)、青皮(醋炒)、莪术(醋炒,焙干)、广木香2钱,乌梅肉(火焙干)5钱,黄连5钱,槟榔5钱,丁香2钱(俱为细末)。制法将巴豆仁滚汤

  • 鹿茸酒

    《普济方》卷二一九:鹿茸酒药方名称鹿茸酒处方好鹿茸5钱或1两(去皮,切片),干山药1两(为末)。功能主治虚弱,阳事不举,面色不明,小便频数,饮食不思。用法用量上以生薄绢裹,用好酒1瓶,浸7日后,开瓶饮

  • 沥青膏

    《理瀹》:沥青膏药方名称沥青膏处方松香(生姜、葱白、韭白、大蒜、白凤仙、闹羊花、商陆根各取汁1碗,烧酒、米醋、童便各1碗,按次第制松香一过,再用水熬)1两,川乌1两,草乌1两,苍术1两,白芥子1两,萆

  • 解肌发汗散

    药方名称解肌发汗散处方麻黄4两(去节),杏仁(炒)1两,桂心1两,大黄12铢。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发热。用法用量二百日儿乳汁和服大豆大4丸。抱汗出。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九

  • 桂朴汤

    药方名称桂朴汤处方肉桂4分,厚朴1钱,当归2钱,茯苓2钱,白术1钱,丁香5分,砂仁1钱,白芍1钱(酒炒),广皮1钱,郁金2钱,大枣2枚,生姜3片。功能主治胃气虚寒,不能纳谷,呕吐作痛。摘录《医醇剩义》

  • 白芍甘草汤

    药方名称白芍甘草汤处方白芍1两(醋炒),甘草3钱。功能主治胃气痛,证属阴虚血燥,肝气妄动,木克土者。其痛在脐腹以上,胸膈之间,时作时愈,愈则安然无恙,偶有拂逆,则复作。各家论述方中醋炒白芍有滋阴敛肝之

  • 保安半夏丸

    药方名称保安半夏丸处方半夏半两,天南星半两,牵牛1两,大黄半两,黄柏1两半,蛤粉1两,巴豆4个(一方无巴豆有干姜)。制法上为末,水泛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补养气血,宣行荣卫。主久新诸嗽,或上逆涎喘,

  • 救急十滴水

    药方名称救急十滴水处方鲜姜60克(浸酒精360毫升)丁香60克(浸酒精360毫升)大黄120克(浸酒精500毫升)辣椒60克(浸酒精500毫升)樟脑90克(浸酒精500毫升)薄荷冰21克(浸酒精500

  • 连翘消毒饮

    《外科正宗》卷二:连翘消毒饮药方名称连翘消毒饮处方连翘陈皮桔梗玄参黄芩赤芍当归山栀葛根射干天花粉红花各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治热毒瘰疬,腮项成核,或天行亢热,湿痰作肿,不能转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