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活血丸

活血丸

普济方》卷三一○:活血丸

药方名称活血丸

处方地黄(酒煮)60克当归(煨)白芍药 川断(面水炒)白术(煨)川芎(醋炒)各30克

制法上药共六味,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活血宽筋。治血脉不和,筋脉拘急,步行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圣济总录》卷一四五:活血丸

药方名称活血丸

处方桑枝(东南引,鸡子大粗者,细锉)1斗(纳锅中,入米醋,炒黑存性,为末),雄黑豆3升(入米醋,炒焦存性,为末),栗子400枚(连皮烧,入米醋内浸,再烧再入醋内,存性为末),乳香半两(细研)。

制法上为末,以醋煮糯米粥和捣千杵,为丸如弹子大,阴干,勿见日,后用米醋磨好香墨为衣,候干,以布袋盛挂当风处。

功能主治腕折。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与乳香酒同煎令化温服,服讫向痛处卧,1日2次。疼痛自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医方类聚》卷一九○引《修月鲁般经》:活血丸

药方名称活血丸

处方地黄4两,熟地黄4两,当归1两,黄连1两。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瘰疬疮。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远盐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引《修月鲁般经》

《中医伤科学》:活血丸

药方名称活血丸

处方土鳖虫5份,血竭3份,西红花1份,乳香3份,没药3份,牛膝2份,白芷2份,儿茶2份,骨碎补2份,杜仲3份,续断3份,赤木3份,当归5份,生地3份,川芎2份,自然铜2份,桃仁2份,大黄2份,马前子2份,朱砂1份,冰片2份,蜜糖适量。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5g。

功能主治活血去瘀,消肿止痛。主骨折及其他损伤的初中期,瘀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1日2-3次。

摘录《中医伤科学》

猜你喜欢

  • 冰麝上清丸

    药方名称冰麝上清丸处方儿茶4两,正梅片5分,麝香5厘(此3味研细末),山豆根5钱,桔梗2钱,诃子2钱,黄连5钱,薄荷3钱,玄参3钱,粉甘草3钱,风化消5钱。制法后8味煮去滓,熬成膏,和前3味药末为丸,

  • 蟾皮片

    药方名称蟾皮片处方干蟾皮1两。制法上为细末;或轧成片剂,每片1分。功能主治血虚肝旺之外阴白斑症。用法用量每服5片,日2次;或水泛为丸,每日1钱,分2次化服。摘录《妇产科学》

  • 点眼膏子

    药方名称点眼膏子处方羊胆1个。制法入蜜1钱在胆内,线扎定,坩锅内满入水煮熟,冷水内浸,取出候干,顿入角罐内。功能主治眼目诸疾。用法用量竹箸点眼四角。立效。摘录《续本事》卷四

  • 马鸣散

    《张氏医通》卷十五:马鸣散药方名称马鸣散处方人中白(煅)3克蚕退纸(如无,以僵蚕代之)五倍子(半生,半煅)白矾(半生,半枯)硼砂(半生,半煅)各1.5克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治口舌生疮,痘后疳烂。用法

  • 烂金丸

    药方名称烂金丸处方大猪肚1个,黄连3两,蜜2两,生姜2两(研)先将猪肚净洗,复以葱、面、醋、椒等洗,控干;用药同水酒入银石器内煮半日,漉出黄连,洗去蜜酒令尽,锉,研为细末,再用酒调成膏,入先洗猪肚内,

  • 加减穹合汤

    药方名称加减穹合汤处方人参、柴胡、黄芩、杏仁(去尖)、麻黄(不去根、芦)1分,甘草、川芎、葛根、升麻、羌活、当归、防风、石膏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泻肝散风。主肝风角弓反张,似天钓,似痉痓者。用法用量①

  • 六味地黄汤

    药方名称六味地黄汤处方熟地5钱,淮药8钱(炒),僵蚕1钱5分(姜汁炒),云苓3钱,丹皮(去骨),泽泻(盐水炒)1钱,麦冬(去心)1钱,炙草1钱,桂圆3粒。功能主治白喉愈后,阴虚有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鹿茸内补丸

    药方名称鹿茸内补丸处方鹿茸、菟丝子、蒺藜、紫菀、肉苁蓉、官桂、黑附子(炮)、阳起石、黄耆、蛇床子、桑螵蛸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劳伤思想,阴阳气虚,遗精,白淫。用法用量每服

  • 地黄生姜煎丸

    药方名称地黄生姜煎丸处方生姜汁1升,生地黄汁5升,蜜2斤(绵滤过),生麦门冬汁3升,牛胫骨内髓1升,茯神(去木)4两,甘草(炙)4两,石斛(去根)4两,黄连(去须)4两,栝楼根5两,五味子(微炒)2两

  • 大茴香汤

    药方名称大茴香汤处方白术、枳实、延胡索、青木香、肉桂、橘核、香附、吴茱萸、大茴香、生姜。功能主治积气。小儿骤然腹痛,面色 (白光)白,脉来沉细。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幼科金针》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