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止咳宝片

止咳宝片

药方名称止咳宝片

处方紫菀橘红桔梗枳壳百部五味子陈皮干姜荆芥罂粟壳浸膏、甘草、氯化铵、前胡薄荷素油

性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黑色;味微苦、咸。

炮制以上十四味,除薄荷素油、氯化铵、罂粟壳浸膏外,紫菀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成稠膏;其余桔梗等九味,粉碎成粗粉,混匀;用60%乙醇浸渍二次,每次48小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与紫菀甘草稠膏合并,加辅料适量,干燥,粉碎,加罂粟壳浸膏、氯化铵,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薄荷素油,压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

功能主治理肺祛痰,止咳平喘。用于外感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而黏,咳甚而喘或原有咳喘,因寒而发,痰多不易咯出以及慢性支气管炎与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久咳。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本品连服七日为一疗程,可以连续服用三至五个疗程。

注意孕妇、婴儿及哺乳期妇女忌服。肺热、肺燥之干咳及咳痰带血者慎用。服药期间不宜再受风寒,并禁食冷物、辣椒及各种酒类。

规格0.25g

贮藏密封,避光。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桃仁当归汤

    药方名称桃仁当归汤处方桃仁当归丹皮郁金泽兰叶 楂肉红花山栀 赤曲赤芍药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治血滞腹痛,饮水作呃,遇夜更痛,痛于一处,定而不移,脉芤涩。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九味蟠葱散

    药方名称九味蟠葱散处方延胡索1两,肉桂5钱,干姜(炮)2钱,丁香1钱,茯苓6钱,甘草(炙)3钱,苍术(泔浸,炒)3钱,槟榔3钱,羌活3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散寒开结。主疝因风寒湿气,睾丸肿痛。用法用

  • 黑归脾汤

    药方名称黑归脾汤处方归脾汤加大熟地。功能主治阴虚血少。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银海指南》卷三

  • 黄连粉

    药方名称黄连粉处方黄连2两,牡蛎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男女疱面生疮。用法用量以粉疮上,频敷之。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二引《古今录验》,名见《医心方》卷四

  • 三黄补血汤

    药方名称三黄补血汤处方牡丹皮黄耆升麻各3克当归柴胡各4.5克 熟地黄川芎各6克 生地黄9克白芍药15克制法上药嚼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治亡血血虚。面赤善惊,六脉俱大,按之空虚者。用法用量每服

  • 败毒牛黄丹

    药方名称败毒牛黄丹处方牛黄1两,川大黄1两,粉霜1分,珍珠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疮疹出定,脓汁不干,大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10粒,人参汤送下。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八引张涣方

  • 蓝叶汤

    《圣济总录》卷一八二:蓝叶汤药方名称蓝叶汤处方吴蓝叶半两,犀角(镑)半两,升麻半两,黄耆(锉)半两,山栀子仁半两,连翘半两,甘草(炙)半两,黄芩(去黑心)1分,大青1分,玄参1分,大黄(锉,炒)3分。

  • 补母汤

    药方名称补母汤处方当归1钱,茯苓1钱,桔梗1钱,柴胡1钱,木香1钱,芍药1钱,莪术3钱,藿香3钱,芎?3钱,人参3钱,黄耆3钱,肉桂3钱,桂心3钱,熏陆3钱,沉香3钱,乳香3钱,熟地黄3钱,丁子3钱,

  • 荆芥豆淋酒

    药方名称荆芥豆淋酒处方荆芥穗4两,大豆半斤(炒令烟出,好酒1升沃之,去豆不用)。功能主治风痉。其人本虚,风邪客于足太阳之经,忽尔摇头口噤,背强直如发痫之状,脉缓散而迟者;或蕴热搏于诸阳之经,则脉三部俱

  • 煨肾丸

    《医学正传》卷四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煨肾丸药方名称煨肾丸处方杜仲9克(炒丝断)功能主治补肾,散寒,止痛。治肾虚腰痛。用法用量上为细末,以猪腰子1只,薄批作五至七块,以椒、盐腌去腥水,掺药末在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