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椒梅汤

椒梅汤

万病回春》卷五:椒梅汤

药方名称椒梅汤

处方乌梅花椒槟榔枳实木香(另研)香附砂仁川楝子(去核)肉桂厚朴干姜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杀虫止痛。治虫痛,时痛时止,面白唇红,舌有白点。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温病条辨》卷三:椒梅汤

药方名称椒梅汤

处方黄连6克黄芩6克干姜6克白芍(生)9克 川椒(炒黑)9克乌梅(去核)9克人参6克枳实4.5克半夏6克

功能主治驱蛔,祛暑。治暑邪深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血水,甚至声音不出,上下格拒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备注本方由仲景乌梅丸化裁而成。方中川椒、乌梅黄连三味极辛、极酸、极苦之品,为驱蛔杀虫之主药;配黄芩黄连以祛暑邪;干姜助川椒以驱蛔,并能温脾胃以实土;土败木乘,故以白芍以柔肝,人参以补虚;心下板实,故用枳实以破气消痞;呕恶吐蛔,故用半夏以降逆止呕。诸药合用,共奏驱蛔祛暑之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一盘珠》卷二:椒梅汤

药方名称椒梅汤

处方花椒1钱,乌梅3枚,葱脑3个,槟榔1钱。

功能主治虫症。腹痛口渴,饮水不已,兼呕清水。

摘录《一盘珠》卷二

《回春》卷五:椒梅汤

药方名称椒梅汤

处方乌梅花椒槟榔枳实木香(另研)、香附砂仁川楝子(去核)、肉桂厚朴干姜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虫痛。心腹痛,胃口有虫作痛者,时痛时止,面白唇红。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五

猜你喜欢

  • 风热散

    药方名称风热散处方川芎白芷石膏(煅)荆芥穗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散风清热。主治风热头痛。用法用量每服3克,白开水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二

  • 槐角煎丸

    药方名称槐角煎丸处方天麻1两,川芎1两,甘草(炙)1两,黄药子1两,甘菊花1两,人参1两,何首乌1两5钱,苦参1两5钱,荆芥穗2两,防风2两,槐角(并仁,另放)4两,皂角(不蛀者)4两(水1斗煮软,揉

  • 附桂膏

    药方名称附桂膏处方真香麻油3斤,柏枝尖5斤,松毛心5斤,生大附子(切片)半斤,肉桂(研极细末)半斤,黄丹10两,铅粉10两。制法先将麻油入锅烧滚,下柏枝、松枝、附子,次第入油锅熬枯,去滓,下肉桂末再熬

  • 天柱丸

    药方名称天柱丸处方蛇含石1块(大者,煅七次,用醋淬七次)川郁金末(少许)制法上药共研极细,入少许麝香和匀,用米饭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治小儿项软,头不得正,或去前,或去后。用法用量每服1丸,荆芥汤化

  • 雷火针

    《疡医大全》卷二十九:雷火针药方名称雷火针别名热熨针处方蕲艾1两,朱砂2钱,穿山甲(土炙)1钱,桃皮1钱,草乌1钱,川乌1钱,乳香1钱,雄黄1钱,没药1钱,硫黄1钱,麝香5分。制法上为细末,以蕲艾铺粗

  • 安神养志丸

    药方名称安神养志丸处方当归3两,生地3两,枣仁3两,黄连3两,玄参3两,白术3两,人参1两2钱,甘草1两2钱,胆南星1两2钱。制法上为末,荷叶汤为丸。功能主治癫证。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白滚汤送下。摘

  • 桂苓白术散

    药方名称桂苓白术散别名桂苓甘露散、桂苓甘露饮、桂枝白术汤、桂苓白术汤处方木香半两,桂枝半两,藿香半两,人参半两,茯苓(去皮)半两,甘草(炙)1两,白术1两,葛根1两,泽泻1两,寒水石1两,滑石2两,石

  • 黄耆薤白汤

    药方名称黄耆薤白汤处方黄耆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1分(去黑皮),五味子1分,白术1分,薤白7茎,葱白3茎,粳米半合,芍药半分,生姜半分,羊肾1只(去脂膜)。制法上锉细,分作3服。功能主治伤寒后五脏俱虚

  • 九转灵砂丹

    《灵药秘方》卷上:九转灵砂丹药方名称九转灵砂丹处方朱砂8两,倭硫1两5钱。制法上先将滴醋煮朱砂,一二时辰取起,以倭硫末炒砂,频频添硫入砂,砂黑为度。入罐封固擦盏,三文两武,约水12盏为度,冷取药刮下,

  • 黑纸拈

    药方名称黑纸拈处方密陀僧(煨)、黄连(去须)、沥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用纸作拈子。功能主治痔瘘久不愈。用法用量以津唾蘸药未,拈入窍内。觉微微痒即住,不可尽拈也。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