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柏连散

柏连散

世医得效方》卷十:柏连散

药方名称柏连散

处方胡粉(炒)大柏(炙)黄连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面上热毒恶疮。

用法用量面脂调敷,猪脂亦可。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

幼科发挥》卷二:柏连散

药方名称柏连散

处方黄柏、生地黄各等分,白槟榔减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心脾有热,舌上生疮。

用法用量搽患处。

摘录幼科发挥》卷二

奇效良方》卷十三:柏连散

药方名称柏连散

处方侧柏叶(焙干为末)、黄连(为末)。

功能主治蛊痢。大便下黑血如茶脚色,或脓血如靛色者。

用法用量上2味,同煎为汁服之;或用热水调2钱服亦可。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三

《得效》卷十:柏连散

药方名称柏连散

处方胡粉(炒)、黄柏(炙)、黄连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面上有热毒恶疮。

用法用量以面脂或猪脂调敷,1日3次。

摘录《得效》卷十

猜你喜欢

  • 大明散

    药方名称大明散处方蝉蜕、白蒺藜、川羌活、荆芥穗、黄耆、乌蛇皮各等分(蛇皮、蝉蜕2味,洗,入罐子内,盖好口,煅过)。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风毒眼疾,翳膜昏暗,眼睛涩痛,热泪时多。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酒

  • 人参饮子

    药方名称人参饮子处方麦门冬0.6克人参(去芦)当归身各0.9克黄耆白芍药甘草各3克五味子5个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呼吸气促,精神短少,衄血吐血。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

  • 咳嗽散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咳嗽散药方名称咳嗽散处方苏子2两,枇杷叶3两,杜耳风2两,五皮半2两,鹿衔草3两,蛇衔草3两,瓜子草3两,铜钱草2两,肺筋草2两,淫羊藿2两,川黄连3两。制法上为细末

  • 五生丸

    《杨氏家藏方》卷八:五生丸药方名称五生丸处方天南星(生姜汁浸一宿,焙干)半夏(汤洗七次)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天麻白矾(枯)各30克朱砂6克(别研为衣)制法上药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

  • 呕吐散

    药方名称呕吐散处方白术3克(炒)云苓3克 蔻米1.5克(研)法夏3克扁豆9克(炒)制草1.5克煨姜1片伏龙肝3克功能主治治脾胃寒湿,致患呕吐,生来面色青白者。用法用量为末,水煎服。摘录《揣摩有得集》

  • 撮气散

    药方名称撮气散处方白术2两,干姜2两,黄耆(蜜水拌炒),附子1两,川椒1两,杏仁1两,甘草5钱。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凉药伤肺,饮食不下,胸膈饱闷,吞酸气逆,久嗽不止。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煎,温服。初

  • 熟干地黄丸

    《圣济总录》卷一三九:熟干地黄丸药方名称熟干地黄丸处方熟干地黄(焙干)120克杏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别研)牛膝(去苗叶,酒浸,焙)各45克苦参(细锉,,焙干)菟丝子(酒浸,焙,捣)肉苁蓉(酒

  • 葛根橘皮汤

    《外台秘要》卷四引《小品方》:葛根橘皮汤药方名称葛根橘皮汤处方葛根6克橘皮6克杏仁6克(去尖,皮)麻黄6克(去节)知母6克黄芩6克甘草6克(炙)制法上药七味,切。功能主治治冬温,壮热而咳,肌肤发斑,状

  • 两宜汤

    《辨证录》卷七:两宜汤药方名称两宜汤处方茯苓5钱,白术1两,薏仁5钱,柴胡5分,龙胆草1钱,茵陈1钱,郁李仁5分。功能主治心惊胆战,面目俱黄,小水不利,皮肤瘦削。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轻,4剂又轻,10

  • 白及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白及散药方名称白及散处方白及0.3克细辛0.3克防风0.3克(去芦头)柏子仁0.3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小儿解颅。用法用量以乳汁调涂儿颅骨上,一日二次。摘录《太平圣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