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来苏散

来苏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来苏散

药方名称来苏散

处方柴胡(去芦)、甘草(炙)、干姜,各二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桔梗防风荆芥穗、五如皮,各一两。芍药(半两),麻黄(去节)、陈皮(去白),各一两半。黄芪(蜜水浸一宿.炙)一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利四时温疫,伤寒,身体壮热,头痛憎寒,项脊拘急,浑身疼痛,烦渴闷乱,大小便涩,嗜卧少力,全不思饮食,及诸气疾,五劳七伤,山岚瘴疟,寒热往来等疾,并皆治之。

常服和顺三焦,辟瘴气,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来苏散

药方名称来苏散

处方柴胡(去芦)2两,甘草(炙)2两,干姜2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1两,桔梗1两,防风1两,荆芥穗1两,五加皮1两,芍药半两,麻黄(去节)1两半,陈皮(去白)1两半,黄耆(蜜水浸一宿,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和顺三焦,辟瘴气,进饮食。主四时瘟疫、伤寒,身体壮热,头痛憎寒,项脊拘急,浑身疼痛,烦渴闷乱,大小便涩,嗜卧少力,全不思饮食;及诸气疾,五劳七伤,山岚瘴疟,寒热往来。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8分,不拘时候热服。

摘录《局方》卷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医方类聚》卷二二九引《济生》:来苏散

药方名称来苏散

处方木香(不见火)1钱,神曲(锉,炒)1钱,陈皮(去白)1钱,麦糵(炒)1钱,黄耆(去芦)1钱,生姜(切,炒黑)1钱,阿胶(锉,蛤粉炒)1钱,白芍药1钱,糯米1台半,苎根(洗净)3钱,甘草(炙)3钱。

功能主治妇人欲产忽然气血晕闷,不省人事,因用力大过,脉理衰微,精神困倦,心胸痞闷,眼晕口噤,面青发直。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煎至8分,去滓,斡开口灌,连接煎,再灌,知人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二九引《济生》

《一见知医》卷一:来苏散

药方名称来苏散

处方白芍白术阿胶陈皮、苎麻根糯米黄耆甘草、姜、枣仁。

功能主治产后气衰,用力过猛,眩晕口噤,不知人。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一见知医》卷一

普济方》卷一四一引《广南济生方》:来苏散

药方名称来苏散

处方附子1斤(炒),陈橘皮半斤(去白),紫苏叶1斤(去梗),苍术1斤(炒),甘草5两(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四时伤寒,不问阴阳二证,表里不分。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日2次。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一引《广南济生方》

《魏氏家藏方》卷一:来苏散

药方名称来苏散

处方苍术8钱(米泔浸一宿,去皮炒),香附子4钱(去毛),甘草1钱(炙),陈皮(去白)2钱,紫苏叶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风及阴阳二毒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1盏,如微觉伤风感冷及头晕等,用腊茶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

《医略六书》卷二十九:来苏散

药方名称来苏散

处方黄耆3两(酒炒),阿胶3两(粉炒),白芍1两半(酒炒),神曲2两(炒炭),炙草1两,麦芽2两(炒炭),木香1两,糯米1合,生姜3片。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临产胃虚挟滞,困乏,脉软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临产坐草过劳,胃虚元气困乏,挟食滞而胸腹疼痛,无力送胎以分娩焉,黄耆补胃气之困乏,阿胶补阴血之虚衰,白芍敛阴和血脉,木香调气醒脾胃,神曲以消其食,麦芽以化其滞,糯米养脾益胃,炙草益胃缓中,稍佐生姜以温胃气也。为散水煎,使食滞消化,则胃气完复,而胸腹融和,安有疼痛之患?气力自然涌出,临产应无不顺之虞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九

普济方》卷二二八引《卫生家宝》:来苏散

药方名称来苏散

处方甘草(捣,焙,去滓)1两,肉桂(去皮,不近火)1两,桔梗(净,焙干)1两,防风(净洗,焙)1两,五加皮(净洗,焙)1两,赤芍药(净洗,焙)1两,荆芥穗(别轻焙)1两,柴胡(去苗,净洗,焙)1两,干葛(焙,捣筛粉,去皮)1两,白茯苓1两,麻黄1两半(去节),陈橘皮1两半(去白,焙)。

制法上须州土新好者,焙干,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男女五劳七伤,憎寒壮热,骨节酸痛,口舌干苔,四体骨蒸,伤寒头疼,背膊劳倦,膈胃烦壅,多睡昏沉,或时咳嗽,面无颜色,小便黄赤,妇人血风劳。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乌梅大枣各1个,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热服,日3次。解劳倦,及不染山岚瘴气。时行伤寒,如伤寒壮热头痛,连进2-3服,稍轻调理,每日3服,并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八引《卫生家宝》

猜你喜欢

  • 加味茯苓饮

    药方名称加味茯苓饮处方茯苓、人参、苍术、橘皮、生姜、枳实。功能主治胃中有留饮,而自吐宿水,小便不利;及由咳嗽而白膜发血斑,以及小儿百日咳。用法用量水煎,兼服滚痰丸。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 苍柏散

    药方名称苍柏散处方苍术、黄柏、牛膝、杜仲、防己、木瓜、川芎。功能主治腰痛,湿热注足。摘录《金鉴》卷四十三

  • 京都硇砂膏

    药方名称京都硇砂膏处方鲜桃枝5尺,鲜柳枝5尺,鲜桑枝5尺,鲜槐枝5尺,红山栀80个,头发1两2钱,炙甲片6钱,象皮6钱,以麻油4斤,炸枯去滓,再熬至滴水成珠,加入飞黄丹1斤半,搅成膏。再入:真硇砂3钱

  • 加减驻景丸

    药方名称加减驻景丸处方车前子(略炒)3两,熟地黄(洗)5两,当归(去尾)5两,楮实子(无翳膜则勿用)1两,川椒(炒,出火毒)1两,五味子2两,枸杞子2两,菟丝子(酒煮软漉壮,焙9分干)半斤。制法上末,

  • 济阴浚泉丸

    药方名称济阴浚泉丸处方熟地8两,枣皮4两(去核,酒蒸),淮药4两(微炒),丹皮2两5钱,茯苓4两,泽泻1两半,枸杞3两(酒蒸),上肉桂2-3两。功能主治阴虚劳热,骨蒸喉痛,尿赤夜躁。用法用量加真龟版胶

  • 苦蒿梨丸

    药方名称苦蒿梨丸处方苦蒿梨、木香、萝卜子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水蛊气。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温酒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九四

  • 葫芦花汤

    药方名称葫芦花汤处方葫芦花不拘多少(八月采,阴干)。功能主治令小儿痘疮或不出,纵出亦稀少。主用法用量入除夜蒸笼汤浴儿。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七

  • 生肌玉红膏

    药方名称生肌玉红膏处方白芷15克甘草36克 归身60克 瓜儿血竭轻粉各12克 白占60克紫草6克麻油500克制法先用当归、甘草、紫草、白芷四味入油内浸三日,大勺内慢火熬至微枯色,用细绢滤清,将油复入勺

  • 大黄饮

    《圣济总录》卷五十:大黄饮药方名称大黄饮处方大黄(锉,绢裹,蒸3度,焙干,微炒)1两半,泽泻1两半,黄芩(去黑心,锉碎)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石膏(研)4两,山栀子1两半,仁桂(去粗皮,锉)1

  • 银翘败毒汤

    药方名称银翘败毒汤处方银花9克马勃4.5克葛根6克牛蒡子4.5克蝉蜕3克连翘6克石膏15克僵蚕6克板蓝根4.5克功能主治治温痧发于春时,咽喉痛,吐鲜血,手足起红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温热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