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新加黄龙汤

新加黄龙汤

药方名称新加黄龙汤

处方细生地15克 生甘草6克人参4.5克(另煎汁90毫升)生大黄9克芒消3克 元参15克麦冬(连心)15克当归4.5克海参(洗)2条 姜汁30毫升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泻热通便。治阳明温病,应下失下,气液两亏,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疲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

用法用量水1.6升,煮取600毫升。先用200毫升,冲参汁30毫升,姜汁10毫升,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三至四小时不便,再如前法服200毫升;候六小时不便,再服200毫升。如服200毫升,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一剂,余参或可加入。

备注方中大黄芒消急下燥热以存阴气;人参当归补益气血;麦冬、生地、玄参海参激阴养液;姜汁、大枣甘草固护胃气,调和诸药;桔梗开宣肺气,通调胃肠。全方泻热通便与滋阴益气并行为治,使正气得运,阴血得复,则药力得行,大便可通,邪热自平。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猜你喜欢

  • 苦瓠浸方

    药方名称苦瓠浸方处方苦瓠1枝。功能主治恶刺。用法用量上开口,纳童便煮2-3沸,浸患处。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 吹喉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吹喉散药方名称吹喉散处方蒲黄一两,盆硝八两,青黛一两半。炮制上件用生薄荷汁一升,将盆硝、青黛、蒲黄一处,用瓷罐盛,慢火熬令干,研细。功能主治治三焦大热,口舌生疮,咽

  • 化逆汤

    药方名称化逆汤处方黄连1.8克吴茱萸0.9克厚朴3克青皮3克 霍香4.5克木瓜3克木香1.5克白蔻1.8克独活3克乌药2克蒺藜12克茯苓6克功能主治治暑月受邪,郁于中焦,上吐下泻,手足厥冷,筋脉抽掣。

  • 二子养亲汤

    药方名称二子养亲汤处方苏子、芥子、当归、腹皮、覆花、黄芩、陈皮、枳壳、甘草。功能主治酒症寒热火痰致喘。用法用量生姜、葱为引。摘录《点点经》卷三

  • 炒米面

    药方名称炒米面处方陈腊炒米。制法下锅炒脆,研筛细末。功能主治脾泻,水泻。用法用量黑糖调吃,候饥时热吃。不可稀,亦不可饮汤水,茶亦不可吃太饱,本日即愈。摘录《仙拈集》卷一

  • 七宣圆

    药方名称七宣圆处方柴胡(去苗.洗)、枳实、木香、诃黎勒皮,各五两;桃仁(去皮.尖)、甘草,各六两;大黄(面裹.煨)十五两。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疗风气结聚,宿食不消,兼砂石、皮毛在腹中

  • 养血胜风汤

    药方名称养血胜风汤处方生地18克当归6克白芍4.5克川芎3克 枸杞9克五味子1.5克 枣仁4.5克柏子仁6克 杭菊6克桑叶3克 红枣10枚黑芝麻9克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治血虚头痛,自觉头脑俱空,目既而弦

  • 鸡附汤

    药方名称鸡附汤处方老雄鸡1只,附子(生姜制过)1个,煨姜九片。功能主治气血不足,痘疹色白顶陷。用法用量俱入鸡腹内煮烂,食之。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 丁香平胃散

    药方名称丁香平胃散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制)6两,白术6两,甘草(炙)2两半,陈橘皮(去白)2两半,缩砂仁2两,丁香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理一切气,温和脾胃,大进饮食。主腹痛泄泻。用法用量每服

  • 连柏散

    药方名称连柏散处方黄连(去须)1两,黄柏(去粗皮)2两,腻粉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贴痔定痛。主用法用量先用浆水洗疮,后看疮大小,药贴之,日3次。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