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接骨药

接骨药

《济阳纲目》卷八十六:接骨药

药方名称接骨药

处方木香、半两钱(火煅,醋淬,研)、自然铜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折伤。

用法用量每服2钱,先嚼丁香1粒、乳香1粒,用无灰酒1盏调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次日如骨未接再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六

儒门事亲》卷十五:接骨药

药方名称接骨药

处方陈烂麻根2把,羊耳朵1对,乱丝1握(多者更妙)。

功能主治打折损伤。

用法用量上取肥松节劈碎,约量多少,先放2-3根于新瓦上,都于上外3味,在上烧着存性,就研为末,如生,再烧研为度,后入五灵脂或半两,如疼,入好乳香少许,和药如茶褐色为度,用布条子约缠一遭,先摊小黄米粥匀,上撒上药末匀,缠定折处,上又用软帛3-5重,上又竹箪子缠,勒得紧慢得中,初3日换上1次,再后5日换1次,又7日再换1次,无有不接者。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救伤秘旨》:接骨药

药方名称接骨药

处方黄榔刺树根4两(或用五加皮4两代之),小雄鸡1只(重4-5两,去毛),糯米饭1盏。

制法上捣糊。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疼痛,补肝肾,强筋骨。主骨折。

用法用量贴在断骨处,外包好,1日1夜去药。其骨自接。若夏天再加莲早树根少许同捣,则不生虫。

摘录救伤秘旨

猜你喜欢

  • 安胎养血益母丸

    药方名称安胎养血益母丸处方益母草1斤(阴干,取净末8两),当归身2两,川芎1两5钱,生地1两5钱,白芍1两5钱,壳砂1两5钱,白术(炒)1两,条芩1两5钱(酒炒),人参(去芦)8钱,阿胶(炒珠)1两。

  • 柴胡聪耳汤

    药方名称柴胡聪耳汤处方连翘4钱,柴胡3钱,炙甘草1钱,当归身1钱,人参1钱,水蛭5分(炒,别研),麝香少许(别研),虻虫3个(去足,炒别研)。功能主治耳中干结,耳鸣耳聋。用法用量上除3味别研外,加生姜

  • 虎骨酒

    《普济方》:虎骨酒药方名称虎骨酒处方虎胫骨1具糯米2.5kg 曲适量炮制1. 将虎胫骨炙黄打碎,放入锅内煎汁;2. 将糯米放入,用曲适量如常法酿酒;3. 密封50日,待酒熟,压去糟,装瓶备用。功能主治

  • 桂姜丸

    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桂姜丸药方名称桂姜丸处方桂1分,乌喙1分,干姜1分,人参2分,细辛2分,茱萸2分,贝母2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卒患胸痹痛,胸痹之病,

  • 丹砂丸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丹砂丸药方名称丹砂丸处方朱砂30克天南星30克(生用)赤箭30克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防风30克(去芦头)牛膝30克(去苗)汉防己30克 白附子30克(生用)独活30克

  • 归芍润燥汤

    药方名称归芍润燥汤处方当归3钱,白芍1钱5分,生地1钱5分,桃仁1钱,红花1钱,大黄1钱(酒制),枳壳1钱。功能主治服通利药过多,津液耗而嗝者。用法用量加韭汁半杯,水煎服。摘录《医钞类编》卷十

  • 黄连导痰汤

    药方名称黄连导痰汤处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黄连、枳实。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热痰。用法用量加生姜,煎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四

  • 炉甘丹

    药方名称炉甘丹处方上炉甘石(煅,黄连汤淬三四次,拣净,研细,水飞,漂)60克 上血竭15克海螵蛸(去背)15克 真轻粉12克 乌芋粉60克 漂牡蛎粉30克制法上药各研极细,和匀,密贮。功能主治拔毒止痛

  • 陈氏玉龙汤

    药方名称陈氏玉龙汤别名玉龙汤处方四物汤加真龙骨末少许。功能主治妇人产后用力太过,产门恶出。用法用量玉龙汤(《普济方》卷三五五)。摘录《妇人良方》卷二十三

  • 敛瞳丹

    药方名称敛瞳丹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白芍1两,当归5钱,黄连3钱,五味子1钱,人参3钱,甘草1钱,地骨皮5钱,柴胡5分,柞木枝3钱,陈皮5分,黄柏5分。功能主治解热益气滋阴。主目痛,二瞳子大于黄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