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惺惺散

惺惺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惺惺散

药方名称惺惺散

处方瓜蒌根、人参细辛(去叶)、茯苓(去皮)、白术甘草(炙)、桔梗,各一两半。

炮制上件同杵,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睡,咳嗽喘粗,鼻塞清涕。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薄荷三叶,同煎至四分,温服。

如要和气,即入生姜煎服,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惺惺散

药方名称惺惺散

处方瓜蒌人参细辛(去叶)茯苓(去皮)甘草(炙)桔梗各45克

制法上药同杵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唾,咳嗽喘粗,鼻塞流清涕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薄荷3片,同煎至60毫升,温服。如要和气,即生姜煎服,不拘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惺惺散

药方名称惺惺散

处方石膏甘草(生)麻黄(去节,汤浸)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发热,头疼脑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茶1.5克,葱白10厘米,擘碎,煎三五沸,先嚼葱白,然后将药汁服下,去枕仰卧。如发热再投一服,出汗立愈。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

《直指小儿方》引王氏方:惺惺散

药方名称惺惺散

处方人参茯苓木香(焙)天麻扁豆(制)陈米(炒)全蝎(焙)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吐泻属脾困内虚者。

用法用量每次1.5克,加生姜大枣,略煎服。

摘录《直指小儿方》引王氏方

活幼心书》卷下:惺惺散

药方名称惺惺散

处方人参(去声)15克桔梗(锉破)白茯苓(去皮)白术天花粉各30克细辛(去叶)6克防风(去芦)川芎南星(生用)各7.5克甘草(半生、半炙)21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伤风伤寒;痰嗽咳逆。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薄荷3叶,慢火煎至160毫升,不拘时温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猜你喜欢

  • 落翳神应方

    药方名称落翳神应方处方鹅不食草1钱,芎?1个,踯躅花2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翳膜。用法用量吹入鼻中,3-4次即落。摘录《医统》卷六十一

  • 加味银翘马勃散

    药方名称加味银翘马勃散处方银花15克,连翘15克,马勃10克,射干12克,牛蒡子12克,山豆根6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2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热毒蕴结于咽喉。

  • 八味石膏散

    药方名称八味石膏散处方当归、地黄、荆芥、防风、石膏、升麻、玄参、丹皮。功能主治面肿连齿痛,出血。摘录《证治宝鉴》卷十

  • 八味圆

    药方名称八味圆处方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熟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各二两。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

  • 枳梗汤

    药方名称枳梗汤处方枳壳桔梗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治结胸痞气及胸满不利,烦闷欲死。用法用量水煎,温服。表热或寒热往来,加柴胡、黄芩;内热,加黄连;痰喘,加瓜蒌仁;口燥,去半夏,加天花粉。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 蜂矾散

    药方名称蜂矾散处方露蜂房(大者,连子)1个。制法将明矾研细末,填满蜂房之内,仰置瓦上,炭火炙(存性),研细收贮听用。功能主治癣疮,痔漏。用法用量治牛皮癣,以酸醋调敷;痔漏拔管,以油调敷。摘录《良方集腋

  • 腊鼠膏

    药方名称腊鼠膏处方腊鼠(大者连毛)1枚,铅丹(研)半两,琥珀(研)半两,乳香(研)1两,芦荟(研)1两,石螺壳1两,车螫壳1两,蛤蜊壳1两。制法上除鼠外为末,用清油1斤,黄蜡并腊月羊脂、猪脂各4两,并

  • 麻油酒

    药方名称麻油酒处方真芝麻油1斤。功能主治痈疽疔疖一切大毒。用法用量麻油截法(《外证治全书》)、麻油饮(《验方新编》卷十一)。注意凡大便秘结而毒蓄于内者最宜用之,如阴疽及大便不实者都非所宜。摘录《简明医

  • 家传加味枳术丸

    药方名称家传加味枳术丸处方白术2两,枳实(炒)1两,陈皮1两,苍术(制,炒)1两,香附1两,神曲(炒)1两,砂仁5钱。制法上为末,荷叶煮米糊为丸。功能主治补益脾胃,消积进食。主内伤脾胃。用法用量气虚者

  • 清痰利水汤

    药方名称清痰利水汤处方黑元参24克,半夏12克,吴茱萸6克,广陈皮6克,胆星10克,泽泻10克,防己10克,石苇10克,黄连6克,柴胡10克,川芎10克,升麻10克,藁本10克,甘草3克,代赭石2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