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巴戟天丸

巴戟天丸

《医统》卷五十:巴戟天丸

药方名称巴戟天丸

处方巴戟天(去心)半两,石菖蒲1两,地骨皮1两,白茯苓(为末作糊)1两,远志(制)1两,白茯神1两,人参3钱。

制法上为末,粘米粉同茯苓末作糊,以菖蒲汤调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人聪明善记。主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酒、白汤任下,1日3次。

摘录《医统》卷五十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八七:巴戟天丸

药方名称巴戟天丸

处方巴戟天(去心)2两,熟干地黄(焙)1两半,枸杞子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甘菊花(择)2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真气,长肌肉,悦颜色,美食明目。主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巴戟丸”。

摘录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八七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巴戟天丸

药方名称巴戟天丸

处方巴戟天(去心)1两,沉香(锉)半两,山芋1两,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1两半,茴香子(炒)1两,茯神(去木)1两,五味子1两,海桐皮(锉)1两,牛膝(洒浸,切,焙)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损,益正气。主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食前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巴戟天丸

药方名称巴戟天丸

别名巴黄丸

处方巴戟天1分(粳米同炒微黄,去心),川大黄1两(锉碎,微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实热,风毒上攻,头面虚肿,下注脚膝沉重,行履艰难;脚气由于酒毒危甚者。

用法用量巴黄丸(《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巴戟天丸

药方名称巴戟天丸

处方巴戟天半两(穿心者),破故纸半两(炒),舶上茴香半两(炒),黑附子1两(去皮脐,锉,盐炒)。

制法上为末,用好酒熬一半成膏,留一半搜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久冷,脐腹疼痛,饮食无味,及腰膝疼痛,少力,精虚梦泄,耳内蝉鸣。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荆芥盐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巴戟天丸

药方名称巴戟天丸

处方巴戟天(去心)半两,补骨脂(炒)半两,茴香子(舶上者,炒)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盐炒)1两。

制法上为末。用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久虚,心腹冷痛,饮食无味,腰膝酸疼,烦倦少力,时多梦泄,耳内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盐汤或盐酒任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巴戟天丸

药方名称巴戟天丸

处方巴戟朝天(去心,微炒)1两,山茱萸1两,龙骨(研如粉)1两,肉苁蓉(酒浸,研如膏)1两,韭子(微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补骨脂(炒)2两,茴香子(炒)2两。

制法上8味,除膏外,捣罗为末,渐次入苁蓉含内研匀,炊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暖下元,益精髓,壮阳益气。主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猜你喜欢

  • 沉香桂附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沉香桂附丸药方名称沉香桂附丸处方沉香、附子(炮.去皮脐)、干姜(炮)、良姜(炒)、官桂(去皮)、茴香(炒)、川乌头(炮.去皮脐.剉作如豆大小块)、吴茱萸(汤浸.洗炒)

  • 茴香理中丸

    药方名称茴香理中丸处方白术2两半,人参(去芦)2两半,干姜(炮)2两半,甘草2两半,茴香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2分作10丸。功能主治温脾胃,消痞满,顺三焦,进饮食,辟风寒邪气。主中焦不和,脾

  • 解毒泻脾汤

    药方名称解毒泻脾汤处方防风牛子 山栀石膏黄芩苍术甘草木通各3克功能主治清热化温,祛风解毒。治脾经风湿攻注,致生田螺泡,多发于手足,忽如火燃,随生紫白黄泡。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灯心20根,煎至320

  • 槐角子丸

    药方名称槐角子丸处方皂角(去皮弦,醋炙)1两,黄耆(蜜炙)1两,荆芥穗1两,木香1两,露蜂房1两,猬皮(炙焦黄,锉)1两,鳖甲(淡醋煮,去裙膜,洗净,酸醋炙黄)1两,槐子1两,桔梗(炒)1两,穿山甲(

  • 附子温中汤

    药方名称附子温中汤处方干姜(炮)黑册子(炮,去皮、脐)各21克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芍药 白茯苓(去皮)白术各15克 草豆蔻(面裹,煨,去皮)厚朴(姜制)陈皮各9克制法上十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脾胃虚

  • 清热解毒消炎

    药方名称清热解毒消炎处方苦参15克,冰片6克,香油(食油亦可)30克。制法将香油用锅勺盛之置火上,烧沸,即将苦参放入待其焦黄即捞出,再将冰片放入搅匀,待凉备用。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主风火湿热或污水灌

  • 柴胡地骨皮散

    药方名称柴胡地骨皮散处方柴胡、地骨皮、知母、甘草、紫苏、广皮、干葛。功能主治气分感热劳伤,内热躁闷,喘咳气逆,唇焦口渴,小便赤涩,右脉浮数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参宝定惊丹

    药方名称参宝定惊丹处方人参3两,白术2两1钱,茯苓7钱5分,白芍7钱5分,半夏2钱4分,麦冬2钱4分,枳壳2钱4分,甘草2钱4分,山楂肉2钱4分,干姜2钱4分,柴胡2钱4分,神曲2钱4分,炒黑荆芥1钱

  • 蠲痹汤

    《杨氏家藏方》卷四:蠲痹汤药方名称蠲痹汤处方当归(去土,酒浸一宿)羌活(去芦头)姜黄白芍药黄耆(蜜炙)防风(去芦头)各45克甘草15克(炙)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风温相搏,身体烦疼,项臂痛重,举动艰

  • 化斑汤

    《张氏医通》卷十五:化斑汤药方名称化斑汤处方黑参6克 鼠粘子3克柴胡2.4克荆芥防风各1.8克连翘2.1克木通2.4克枳壳2.1克蝉蜕1.5克 生甘草1.2克 灯心20茎 淡竹叶15片功能主治化斑透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