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导滞散

导滞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导滞散

药方名称导滞散

处方当归大黄

炮制上等分,炒为末。

功能主治治重物压迮,或从高坠下,作热五内,吐血、下血,出不禁止;或瘀血在内,胸腹胀满,喘粗气短。

用法用量每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一盘珠》卷三:导滞散

药方名称导滞散

处方苍术2钱,陈皮2钱,枳壳2钱,川厚朴2钱,山楂肉2钱,神曲2钱,香附2钱,黄芩2钱。

功能主治伤食便闭。

摘录《一盘珠》卷三

方出《圣惠》卷六十七,名见《局方》卷八(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导滞散

药方名称导滞散

处方当归3分(锉,微炒),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重物压迮,或从高坠下,作热五内,吐血、下血,出不禁止;或瘀血在内,胸腹胀满,喘粗气短。

用法用量每服2钱,不拘时候以温酒调下。

摘录方出《圣惠》卷六十七,名见《局方》卷八(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导滞散

药方名称导滞散

处方大黄1两,当归2钱半,麝少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金疮伤破肚皮,肠与脂膏俱出,二便闭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热酒调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

猜你喜欢

  • 灵应痧药

    药方名称灵应痧药处方茅苍术22两,天麻25两,丁香4两2钱,麻黄27两,川军42两,甘草24两,蟾酥7两,雄黄24两,麝香2两,冰片2两。制法共轧细面,水发蟾酥为丸,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中暑昏厥,呕吐泄

  • 黑膏汤

    药方名称黑膏汤处方生地1两,淡豆豉3钱(盐水炒),河柳3钱(砂糖炒)。功能主治伤温鼻衄,脉浮数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温邪内发,营阴暗伤,故鼻衄不止,天癸适来适断焉。淡豆豉发少阴之汗;河柳

  • 白蔹散

    《圣济总录》卷十八:白蔹散药方名称白蔹散处方白蔹(炮)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黄芩(去黑心)1两,干姜(炮)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羊踯躅半两(蒸熟,炒干)。制法上

  • 点药神效膏

    药方名称点药神效膏处方铅丹2两,蜜半斤(以绢滤过),硇砂1豆大(明净者),青盐1钱,马牙消3钱,白龙脑1钱,白矾1豆大(烧过),大猪胆2枚(新好者)。制法上药并入瓷瓶内和匀,用重汤于锅内煮,候紫色为度

  • 解热饮子

    《准绳·类方》卷八:解热饮子药方名称解热饮子别名解热饮处方赤芍药半两,白芍药半两,当归1两,川芎1两,炙甘草1两,大黄(蒸)1两,木鳖子(去壳)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气虚热壅,耳内聋闭彻痛,脓血流

  • 君苓汤

    药方名称君苓汤处方人参1钱,白术(蜜炙)1钱,茯苓1钱,甘草1钱,泽泻1钱,猪苓1钱。功能主治产后热泻,小便不利,肠垢,口渴,痛一阵下一阵者。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宜加黄连、木通、六一散。摘录《叶氏女科

  • 八珍加肉果木通汤

    药方名称八珍加肉果木通汤处方八珍汤加肉果8分,木通8分。功能主治痘疮靥后,余热下逼,时或泄泻者。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灵豆膏

    药方名称灵豆膏处方大蒜1枚(去皮研),巴豆3升(去皮心)。制法同湿纸裹煨熟,一处研为膏,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发疟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3、5丸,醋汤送下。吐泻即愈。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六

  • 补损接骨仙丹

    《古今医鉴》卷十六:补损接骨仙丹药方名称补损接骨仙丹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破故纸木香五灵脂地骨皮防风各15克乳香没药血竭各3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骨折筋断,皮破肉烂,疼痛不可忍者。用法用

  • 加味羌活散

    《伤寒全生集》卷三:加味羌活散药方名称加味羌活散处方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桔梗人参茯苓川芎升麻芍药甘草功能主治治斑疹初出,憎寒壮热,头疼体痛,胸满不利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加生姜煎服。斑盛者,加黄连。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