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黄汤

姜黄汤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姜黄汤

药方名称姜黄汤

别名姜黄

处方姜黄1两3分,藿芦(锉)1两,鹤虱(微炒)1两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蛔虫心痛,喜吐水,冲刺痛不可忍,或不能食,面黄腹满。

用法用量姜黄散(《普济方》卷二三九)。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名家方选》:姜黄汤

药方名称姜黄汤

处方防风5分,独活5分,桂枝3分,芍药3分,樱皮3分,姜黄3分,甘草1分。

功能主治诸头项痛,引肩背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名家方选》

圣济总录》卷十三:姜黄汤

药方名称姜黄汤

别名姜黄

处方姜黄1两,沉香(锉)3分,黄耆(锉)1两,桂(去粗皮)半两,延胡索3分,人参3分,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3分,芎?3分,防风(去叉)3分,芍药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诃黎勒(煨去皮)半两。

制法上药除杏仁外,为粗末,入杏仁和匀。

功能主治风消,四肢无力,胸膈烦闷。

用法用量姜黄散(原书卷八十七)。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伤科方书》:姜黄汤

药方名称姜黄汤

处方桃仁、兰叶、丹皮、姜黄苏木当归陈皮牛膝川芎、生地、肉桂乳香没药

功能主治一切跌打。

用法用量水、酒、童便煎服。

摘录伤科方书

猜你喜欢

  • 交加散

    《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太平圣惠方》:交加散药方名称交加散处方当归荆芥穗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产后中风,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手足瘛疯。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酒少许,煎至110毫升,

  • 玉女煎

    药方名称玉女煎处方生石膏9~15克 熟地9~15克或30克麦冬6克知母牛膝各4.5克功能主治清胃滋阴。治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疼,失血。现用于急性口腔炎、舌炎,三

  • 立安散

    《杨氏家藏方》卷五:立安散药方名称立安散处方穿山甲不拘多少(用温水洗去原着肉、皮、膜,好醋浸,炙令焦)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疼正发。用法用量每发时,用烂锉薤白1茎,药3克,热酒调下,食后。摘录《

  • 虎骨木瓜片

    药方名称虎骨木瓜片处方没药20公斤,乳香20公斤,当归20公斤,肉桂20公斤(去粗皮),甜瓜子20公斤,地龙肉20公斤,骨碎补6.25公斤,怀牛膝20公斤,虎骨10公斤,木瓜10公斤,木香20公斤,血

  • 虎翼饮

    药方名称虎翼饮处方半夏8钱,茯苓4钱,青皮1钱,生姜1钱半。功能主治妊娠心下逼而呕吐者。用法用量上以伏龙肝汁2合半,煮取1合半,内服。摘录《产论》卷一

  • 大建脾丸

    药方名称大建脾丸处方肉桂(去粗皮)1两,厚朴(去粗皮,细锉,用生姜1两研烂,同淹1宿,炒令香熟)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肉豆蔻(面裹煨熟)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丁香半两,胡椒半两

  • 益肾坚骨汤

    药方名称益肾坚骨汤处方黄芪30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12克,菟丝子12克,狗脊12克,川断12克,枸杞子12克,干地黄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鸡血藤30克,葛根12克。功能主治益

  • 清惊散

    药方名称清惊散处方陈胆星2.7克朱砂0.3克功能主治治小儿痰火闭结,肝风内动之痉厥、瘈疭,目直气喘,昏闷不醒,筋急搐搦,甚则角弓反张。用法用量上药研细,以竹沥15毫升,生姜汁5毫升和匀,再用麦冬3克,

  • 产(疒颓)土龙汤

    药方名称产(疒颓)土龙汤处方紫苏、陈皮、川芎、荆芥、厚朴、茯苓、甘草。功能主治胎前产后诸疾。用法用量如有热,可加黄芩。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 升阳补胃汤

    药方名称升阳补胃汤处方黄耆人参甘草当归白术升麻柴胡桂枝芍药羌活防风葛根独活生地黄牡丹皮功能主治治湿热侵入阳明、少阳,肠澼下血,血出如箭。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