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桂丸

姜桂丸

《洁古家珍》:姜桂丸

药方名称姜桂丸

处方南星(洗)1两,半夏(洗)1两,官桂1两(去粗皮)。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痰咳嗽,脉沉,面黧黑,小便急痛,足寒而逆,心多恐怖。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如心下痞闷者,加枳实5钱;如身甚热者,加黄连5钱;如体重,加茯苓白术各1两,如气逆上者,加苦葶苈5钱;如气促者,加人参桔梗各5钱;如浮肿,加郁李仁杏仁各5钱;如大便秘,加大黄5钱;如痰而能食者,大承气汤微下之;如痰而不能食者,厚朴汤主之。

摘录《洁古家珍》

《直指》卷十八:姜桂丸

药方名称姜桂丸

处方良姜(碎片)半两,巴豆肉21粒(截断,同炒焦,去巴豆),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冷寒疝。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服。

摘录《直指》卷十八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姜桂丸

药方名称姜桂丸

处方白术1斤,炮干姜8两,肉桂8两。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饮食胃寒,或饮茶过多,致成五饮及酒癖。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

猜你喜欢

  • 赤苓散

    《千金翼》卷十八。为《外台》卷四引《深师方》“赤小豆茯苓汤”之异名:赤苓散药方名称赤苓散摘录《千金翼》卷十八。为《外台》卷四引《深师方》“赤小豆茯苓汤”之异名《嵩崖尊生》卷十三:赤苓散药方名称赤苓散处

  • 荷杏石甘汤

    药方名称荷杏石甘汤处方苏薄荷1钱,光杏仁3钱,石膏4钱,知母3钱,生甘草6分,细辛3分,鲜竹叶30片。功能主治伤寒愈后,伏热末尽,复感新邪,邪郁于内,其病复作,烦躁,头痛发热,恶风或恶寒,舌燥口渴,或

  • 吹喉冰硼散

    药方名称吹喉冰硼散处方梅花冰片3分,真西硼砂1钱,真胆矾5分,精烧灯心灰1钱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白喉有外邪夹杂者。用法用量吹之。摘录《喉科家训》卷三

  • 何首乌膏

    药方名称何首乌膏处方九真藤根(即何首乌)。功能主治瘰疬,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用法用量洗净,生嚼常服;又取叶捣覆疮上,数服即止。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一引《斗门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一

  • 加味通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通气汤处方茴香、乌药、当归、芍药、香附、山楂子、陈皮、茯苓、白术、延胡索、吴茱萸、槟榔、泽泻、木香、甘草。功能主治产后小腹及腰疼,甚则肛门窘迫不可忍。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产科发蒙》卷

  • 虎潜丸

    《丹溪心法》卷三:虎潜丸药方名称虎潜丸处方黄柏250克(酒炒)龟版120克(酒炙)知母60克(酒炒),熟地黄陈皮白芍各60克锁阳45克虎骨30克(炙)干姜15克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丸或粥丸。每丸重9克。

  • 玉液汤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玉液汤药方名称玉液汤处方天南星(炮)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各30克制法上二味,粗捣筛。功能主治去痰涎,利胸膈。治咳嗽。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同煎至100毫

  • 解菌汤

    药方名称解菌汤处方生甘草2两,白芷3钱。功能主治误食竹间之蕈,或吞树上之菌,遂至胸胀心疼,腹痛肠泻而死。用法用量水煎服。服后乃用鹅翎扫其咽喉,引其上吐,必尽吐出而愈:即或己过胃中,鹅翎探引不吐,亦必腹

  • 龙脑润肌散

    药方名称龙脑润肌散处方黄丹1两,密陀僧半两,轻粉1钱半,麝香半两,龙脑1字。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杖疮。用法用量掺药在疮上,用青帛涂之,内留1眼子。摘录《宣明论》卷十五

  • 黄连泻火汤

    药方名称黄连泻火汤处方黄连8分,黄芩1钱(俱酒炒),生地1钱,升麻5分,柴胡7分。功能主治目暴发赤肿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六要》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