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如意金黄散

如意金黄散

《中国药典》:如意金黄散

药方名称如意金黄散

处方姜黄160g大黄160g黄柏160g苍术64g厚朴64g陈皮64g甘草64g 生天南星64g白芷160g天花粉320g

性状为黄色至金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苦、微甘。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用于疮疡肿痛,丹毒流注,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红肿,烦热,疼痛,用清茶调敷;漫肿无头,用醋或葱酒调敷,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敷;一日数次。

注意外用药,不可内服。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外科正宗》卷一:如意金黄散

药方名称如意金黄散

别名金黄散(《嵩崖遵生》卷十二)、神效金黄散(《良朋汇集》卷五)。

处方天花粉(上白)5千克黄柏(色重者)大黄姜黄各2.5千克白芷2.5千克 紫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天南星各1千克

制法上药晒极干燥,磨极细,过筛,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扑损伤,湿痰流毒,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女乳痈,小儿丹毒。

用法用量凡遇红赤肿痛发热未成脓者,以及夏月诸疮,俱用茶汤同蜜调敷;如微热微肿,及大疮已成,欲作脓者,葱汤同蜜调敷;如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湿痰流毒,附骨痈疽,鹤膝风,葱、酒煎调敷;如风热恶毒,皮肤亢热,红色光亮,游走不定者,蜜水调敷;如天泡火丹,赤游丹,黄水漆疮,恶血攻注等,大蓝根叶捣汁调敷,或加蜂蜜;汤泼火烧,皮肤破烂,麻油调敷。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猜你喜欢

  • 玄参莲枣饮

    药方名称玄参莲枣饮处方玄参90克 丹皮 炒枣仁各30克丹参15克柏子仁莲子心各9克功能主治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治心阴不足,唾干津燥,口舌生疮,渴欲思饮,久则形容枯槁,心头汗出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鸡膍胵散

    《圣惠》卷七十二:鸡膍胵散药方名称鸡膍胵散处方鸡膍胵10具(微炙),桑螵蛸半两(微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菝(艹吉瓜)1两(锉),当归1两(锉,微炒),熟干地黄1两,甘草1两(炙微

  • 半夏千里流水汤

    《千金》十二:半夏千里流水汤药方名称半夏千里流水汤别名半夏东流水汤、半夏汤处方半夏3两,宿姜3两,生地黄5两,酸枣仁5合,黄芩1两,远志2两,茯苓2两,秫米1升。功能主治泻热。主胆腑实热,精神不守,腹

  • 海仙膏

    药方名称海仙膏处方赤葛、苦参各等分。制法上锉片,用香油浸过,煎至焦枯滤去滓,称香油1斤净,再煎沸,徐徐入蜜陀僧、水粉各4两。功能主治风损诸疮,痈疽肿毒。摘录《回春》卷八

  • 生血丸

    药方名称生血丸处方鹿茸、黄柏、山药、白术(炒)、桑枝、白扁豆(炒)、稻芽、紫河车性状本品为深褐色的水蜜丸;味微苦。炮制以上八味,将鹿茸、紫河车置容器中,加入黄酒150g,加盖密闭,放入高压罐内或隔水加

  • 豆牛子散

    药方名称豆牛子散处方豆牛子(豆叶上生者)2-7枚(以糯米同炒令米黄),麝香半钱(细研)。制法上药同研如面。功能主治瘰疬头多,经久不愈,脓血不止,疼痛。用法用量别取枳壳末3钱,用水1盏,煎至4分,去滓,

  • 黄芩半夏丸

    药方名称黄芩半夏丸处方制过半夏粉1两,黄芩末2钱。制法上和生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上焦有热,咳嗽生痰。用法用量每服70丸,用淡生姜汤送下,食后服。摘录《袖珍》卷一

  • 解毒利湿汤

    药方名称解毒利湿汤处方银花31g,炒苡仁31g,生黄耆3g,连翘15g,茯苓15g,汉防己12g,猪苓12g,泽泻12g,桂枝9g,甘草3g。功能主治剥脱性皮炎。用法用量水煎,内服。发痒,加蛇床子、僵

  • 补血荣筋丸

    《杏苑生春》卷七:补血荣筋丸药方名称补血荣筋丸处方肉苁蓉牛膝天麻木瓜鹿茸熟地黄菟丝子五味子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阴血衰弱,不能养筋,筋缓不能自主,肢体痿软无力者。用法

  • 茴香附子丸

    药方名称茴香附子丸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葫芦巴半两,马蔺花(炒)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茴香子(炒)半两,楝实(取肉,炒)半两,干姜(炮)半两,巴戟天(去心)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