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竹沥汤

大竹沥汤

《千金》卷七:大竹沥汤

药方名称大竹沥汤

处方竹沥1斗4升,独活2两,芍药2两,防风2两,茵芋2两,甘草2两,白术2两,葛根2两,细辛2两,黄芩2两,芎?2两,桂心1两,防己1两,人参1两,石膏1两,麻黄1两,生姜3两,茯苓3两,乌头1枚。

功能主治卒中风。口噤不能言,四肢缓纵,偏痹挛急,风经五脏,恍惚恚怒无常,手足不随。脚气痹挛,风毒所致。口噤不能语,四肢顽痹缓弱,挛急疼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竹沥煮取4升,分6服,先未汗者取汗。一状相当即服。

摘录《千金》卷七

《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大竹沥汤

药方名称大竹沥汤

处方秦艽2两,防风2两,茯苓2两,人参2两,茵芋1两,乌头(炮)1两,黄芩1两,干姜1两,当归1两,细辛1两,白术1两,天雄1枚(炮),甘草3两(炙),防己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大虚,风气入腹拘急,心痛烦冤,恍惚迷惑不知人,或惊悸时怖,吸吸口干,濇濇恶寒,时失精明、历节疼痛,或缓或不摄;产妇体虚,受风恶寒,惨惨愦愦,闷心欲绝;风痉,口噤不开,目视如故,耳亦闻人语,心亦解人语,但口不得开,剧者背强反折,百脉掣动。

用法用量竹沥1斗,水5升,煮取4升,分服1升,羸人服5合佳。风轻者,用竹沥3升,水7升;小重者,竹沥5升,水5升;风大剧,停水,用竹沥1斗。

注意忌酢、生菜、海藻菘菜、桃、李、雀肉。此汤令人痹,宁少服也。茵芋有毒,令人闷乱目花,虚人可半两良。

摘录《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

猜你喜欢

  • 将军散

    《青囊秘传》:将军散药方名称将军散处方远年石灰60克大黄30克血竭15克制法上药三味,先将前二味同炒至石灰呈桃花色,去大黄用石灰,再加血竭,共研细末,密贮备用。功能主治止血。治刀伤出血。摘录《青囊秘传

  • 胃苓汤

    药方名称胃苓汤处方甘草茯苓苍术陈皮白术官桂泽泻猪苓厚朴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脾虚湿胜,致成黄疽,或大便泄泻,小便清涩,不烦不渴。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 槐子散

    《良朋汇集》卷四:槐子散药方名称槐子散处方槐子(炒黄)、管仲(炒黄)各等分。制法上共为末。功能主治血淋,并妇人血山崩漏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钱,用严醋1钟,煎滚3-5沸,去滓温服。摘录《良朋汇集》卷四《

  • 木香豆蔻丸

    药方名称木香豆蔻丸处方木香草豆蔻仁槟榔陈皮青皮(去 白)各30克 京三棱120克 肉豆蔻(去壳)5枚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黄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泄泻,经久不止,食少腹胀,面黄神疲。用法用量每服50

  • 救焚解毒汤

    药方名称救焚解毒汤处方熟地4两,玄参2两,麦冬3两,白芍3两,金银花3两,甘菊花5钱,牛膝1两,黄柏1钱。功能主治头面红肿,下身自脐以下又现青色,口渴殊甚,似欲发狂。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以火之有余

  • 单骑溃围散

    药方名称单骑溃围散处方皂角末。功能主治急喉痹。用法用量醋调,厚敷肿处。摘录《喉科种福》卷四

  • 参归化毒汤

    《片玉痘疹》卷九:参归化毒汤药方名称参归化毒汤处方人参、当归、赤芍、黄耆、桂枝、白术、炙甘草。功能主治痘疮搔痒不住,元气虚弱而吐泻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九《救偏琐言》卷十:参归化毒汤药

  • 烂金丸

    药方名称烂金丸处方大猪肚1个,黄连3两,蜜2两,生姜2两(研)先将猪肚净洗,复以葱、面、醋、椒等洗,控干;用药同水酒入银石器内煮半日,漉出黄连,洗去蜜酒令尽,锉,研为细末,再用酒调成膏,入先洗猪肚内,

  • 滋阴补髓汤

    药方名称滋阴补髓汤处方生地15克龟版24克黄柏3克《盐水炒)知母3克(盐水炒)虎胫骨4.5克(炙)枸杞9克当归6克党参12克茯苓6克白术3克 金毛脊4.5克 川断6克牛膝6克功能主治滋阴补髓。治骨痿。

  • 归艾丸

    药方名称归艾丸拼音guiaiwan处方生地黄1斤(净洗),生姜1斤(净洗,各用砂盆研烂,如交加散法淹1宿,银器各炒干,入后药),白芍药2两,白茯苓2两,延胡索2两,当归(去芦,浸)2两,熟艾2两(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