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坎粒砂

坎粒砂

药方名称坎粒砂

别名坎离砂

处方防风8两,透骨草8两,川芎8两,当归6两,生铁屑1600两,米醋96两。

制法生铁屑、米醋单放。将防风等四味碎断,置锅内,用方中米醋加适量清水,煎煮二次,每次约二小时,取出煎液,去滓。将二次煎出液合并过滤,浓缩,待用。将生铁屑筛选均匀,置锅内用武火烧煅,以红透为度。趁热倾入药汁,用铁铲不停搅拌至药液吸尽为度。待自然冷却后装入袋中。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主由感受风寒引起的四肢麻木,腰腿作痛,筋骨疼痛及小肠疝气,阴寒腹痛。

用法用量每用1袋,置大碗内,用米醋2羮匙(约重5钱)迅速拌匀,装入布袋内,等药物发热后,熨敷患处,避风。

摘录《中药制剂手册》

猜你喜欢

  • 生姜大蒜炖红糖

    药方名称生姜大蒜炖红糖处方大蒜红糖各10克生姜2片制法将上各味加清水半碗,隔水炖熟,去渣即成。功能主治祛痰止咳,止呕。适用于百日咳。用法用量1日内分2~3次服完。摘录《贵州中医验方》

  • 马齿菜方

    《圣济总录》卷一九○:马齿菜方药方名称马齿菜方处方马齿菜。功能主治肠风五痔热血。用法用量上药作齑,每日食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养老奉亲书》:马齿菜方药方名称马齿菜方处方马齿菜1斤(净淘洗)。功

  • 芎归人参散

    药方名称芎归人参散处方川芎川当归人参阿胶(炒)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治胎漏腹痛。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大枣2枚,水煎服。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医方类聚》卷二四四引《胎产救急》补。摘录《外

  • 导赤丹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导赤丹药方名称导赤丹处方薄荷1钱,麦冬1钱,木通1钱,黄连1钱,生地1钱,桔梗1钱,甘草1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上朱衣。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心经热盛,或心移热于小肠

  • 青盂汤

    药方名称青盂汤处方荷叶1个(用周遭边浮水者良,鲜者尤佳)生石膏(捣细)30克 真羚羊角6克(另煎,对服)知母18克 蝉退(去足、土)9克僵蚕6克 金线重楼(切片)6克 粉甘草4.5克功能主治治瘟疫表里

  • 橘杏汤

    药方名称橘杏汤处方杏仁(汤泡,去皮尖,炒黄)5钱,橘红(去白,净)2钱半。功能主治脉浮,气秘。用法用量水1钟,加生姜3片,水煎7分服。若脉沉为血秘,以桃仁代杏仁。摘录《医宗必读》卷九

  • 冰糖天烛子

    药方名称冰糖天烛子处方南天烛子10~15克冰糖15克制法南天烛子于秋季果实成熟时或至次年春季采收,晒干后备用。每日取南天烛子10~15克,放入搪瓷杯内,加水适量煎汤,待煎沸5~7分钟后,加入冰糖15克

  • 分气补心汤

    药方名称分气补心汤处方大腹皮(炒)1两,香附(炒去毛)1两,白茯苓1两,桔梗1两,木通3分,甘草(炙)3分,川芍3分,前胡(去苗)3分,青橘(炒)3分,枳壳(麸炒,去瓤)3分,白术3分,细辛(去苗)半

  • 加味茯苓半夏汤

    药方名称加味茯苓半夏汤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夏2钱(姜炒,则不动胎,为健脾化痰主药),茯苓3钱,甘草(炙)1钱,砂仁(炒研)8分,白术钱半。功能主治妊妇恶阻。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若瘦人兼热,加麦

  • 保童丸

    《幼幼新书》卷三十九引《婴孺》:保童丸药方名称保童丸处方牛黄1分,夜明砂1分,甘草(炙)1分,甘遂1分,牡蛎1分,珍珠1分,巴豆(净,者5-7沸,霜)1分,虎睛1分,芍药4分,黄芩4分,杏仁(净)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