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骨皮丸

地骨皮丸

圣济总录》卷一二○: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半两,白芷半两,升麻半两,防风(去叉)半两,赤芍药半两,柴胡(去苗)1两,生干地黄(焙)1两半,大黄(锉,炒)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芎穷半两,知母(焙)半两,萎蕤半两,槟榔(锉)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甘菊花半两,藁本(去苗土)半两,牵牛子(炒)半两,马牙消(研)半两,犀角屑半两,胡黄连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袭齿龈,肿痛有血。

用法用量每眼30丸,食后、夜卧熟水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1两,龙胆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锉)1两,山栀子(去皮)1两,鳖甲(醋浸,炙黄)1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骨蒸羸瘦,经久不愈,邪热留连。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米饮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1两半,白槟榔(煨,锉)1两半,桔梗(炒)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茯神(去木)1两,百合1两,诃黎勒(煨,取皮)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熟干地黄(焙)2两,赤芍药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咳嗽喘满,食少胁痛,时发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煎黄耆汤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圣惠》卷八十七: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半两,龙胆2分(去芦头),子芩2分,紫参半两,黄耆半两(锉),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木香1分,猪苓1分(去黑皮),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微炒),海蛤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因奶热所致小儿脊疳,渐渐黄瘦,以手指击之,背如鼓响,脊骨高。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温水送下,日3次。得微利为效。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奇效良方》卷六十: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黄耆、桑白皮、山栀子马兜铃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甘草膏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肺热口臭,口中如胶,舌干发渴,小便多。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噙化。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

《圣惠》卷四: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3分,柴胡1两(去苗),子芩1两,生干地黄1两,麻黄根1两,麦门冬半两(去心,焙),犀角屑半两,知母1两,川升麻1两,牡蛎粉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脏壅滞,或时烦热,频多汗出。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煎淡竹叶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

普济方》卷三八三: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1分,龙胆1分,黄芩(去黑心)1分,枳壳(去瓤,麸炒)1分,木香1分,赤芍药1分,猪苓(去黑皮)1分,海蛤(研)1分,紫参(研)半两,大黄(锉,炒)半两,郁李仁(炒,研)1两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泻不定,黄瘦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温汤送下。微利即止。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三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6两,牛膝6两,菟丝子(焙)6两,枳壳(去瓤,麸炒)6两,远志(去心)6两,熟干地黄6两。

制法上使酒浸3日,焙干为末,用浸药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血气。主风湿。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圣惠》卷四十一:地骨皮丸

药方名称地骨皮丸

处方地骨皮5两,生干地黄5两,牛膝3两(去苗),覆盆子3两,黄耆3两(锉),五味子3两,桃仁4两(去皮尖双仁,别研如膏),菟丝子4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蒺藜子4两(微炒去刺)。

制法上为末,下桃仁,搅使相入,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血,乌髭发,坚牙齿,益筋力。主

用法用量本方能令髭发终身不白,但黑润而巳;黄者经六十日变黑;已白者服百日如漆。

注意忌食蒜、牛肉、生葱、萝卜等。

摘录《圣惠》卷四十一

猜你喜欢

  • 木瓜散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木瓜散药方名称木瓜散处方大腹皮1枚紫苏7.5克 干木瓜7.5克甘草7.5克(炙)木香7.5克羌活7.5克制法上药细锉为散,分作三服。功能主治治脚气。用法用量每服用白水150毫升,

  • 喉症汤药方

    药方名称喉症汤药方处方大生地5钱,黑玄参4钱,白芍药(炒)2钱,象贝母2钱,粉丹皮2钱,破麦冬3钱,薄荷(后下)1钱2分,生甘草1钱,射干1钱,板蓝根2钱,粉前胡1钱,桔梗1钱,蝉衣5分。功能主治喉症

  • 两地汤

    《傅青主女科》卷上:两地汤药方名称两地汤处方大生地30克(酒炒)元参30克白芍药15克(酒炒)麦冬肉15克地骨皮9克阿胶9克功能主治滋阴清热。治肾水不足,虚热内炽,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稠粘,伴有潮热

  • 河车八味丸

    药方名称河车八味丸处方紫河车1具(头生男者,用白矾煎汤揉洗极净,用姜汁同酒煮烂),大地黄3两(姜汁、砂仁同酒煮烂),净枣皮1两(炒干),粉丹皮5钱(酒炒),宣泽泻5钱(盐水炒干),嫩鹿茸2两(切片,炒

  • 苏子煎

    药方名称苏子煎处方苏子 白蜜生姜汁地黄汁杏仁各1.2升制法上五味,捣苏子为末,以地黄汁、姜汁浇之,以绢绞取汁,更捣以汁浇,又绞令味尽,去滓;熬杏仁令黄黑,治如脂,再以向汁浇之,绢绞,往来六七度,令味尽

  • 宣补丸

    药方名称宣补丸别名茯神丸(《急备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处方黄耆10克栝楼10克麦门冬10克(去心)茯神10克人参10克甘草10克(炙)黄连10克知母10克 干地黄20克石膏20克(研)菟丝子10克肉苁

  • 姜连丸

    《魏氏家藏方》卷七:姜连丸药方名称姜连丸处方宣黄连(去须)4两,生姜(连皮同黄连炒)4两,肉豆蔻(面裹煨)2两,当归(去芦)2两,罂粟壳3两(去顶蒂,瓤,蜜炒),干姜(炮,洗)1两,阿胶(锉,麸炒成珠

  • 调元清神汤

    药方名称调元清神汤处方人参、黄耆、当归、麦冬、陈皮、甘草(炙)、酸枣仁、黄连(炒)。功能主治痘疮收靥后,脾胃虚弱而不落痂,昏昏喜睡。用法用量大枣为引,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一

  • 二连丸

    药方名称二连丸处方白芜荑半两,黄连半两,胡黄连半两,青黛半两,蚵蚾1个(只用酒浸,炙,去骨)。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无辜疳毒,脑后项边有核如瘰疬状,按之转动,软而不疼。用法用量每服3

  • 姜曲饼子

    药方名称姜曲饼子处方生姜2斤(切作片子,以盐2两淹1宿,焙干),半夏曲1两半,大杏仁30枚,甘草2两,丁香半两。制法上为末,糯米糊丸为小饼子。功能主治冷痰厥逆。用法用量每以白汤嚼下3-5饼。摘录《普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