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和胃圆

和胃圆

药方名称和胃圆

处方厚朴(去粗皮.碎.以生姜二两.研烂.同炒)、半夏(一半汤洗.曰干.微炒.一半生姜汁制作饼.炙黄)、鳖甲(九肋.大者一枚.黄泥外固.以米醋二碗.化?两.放鳖甲内.慢火熬干.取二两,.细研如粉用)、神僸(碎.炒)、麦蘖(微炒)、白术(炒)、肉桂(去粗皮),各二两。枳壳(去瓤.麸炒)、三棱(炮)、青皮(去白.炒)、人参,各三两。陈皮(去白)、诃子(炮.去核),各四两。槟榔当归,各一两半。芍药、甘草(炒),各一两。干姜(炮)、赤茯苓(去皮)、各三分。

炮制上为细末,蜜圆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气痞,心腹胀闷,不思饮食,呕吐痰逆,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腹胁刺痛,便利不调,少力嗜卧,体重节痛,及治虚劳,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心腹痞满,并宜服之。

药老幼气弱皆可常服,能温和脾胃,调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加至三十圆,微嚼破,温水下,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木香槟榔丸

    《中国药典》:木香槟榔丸药方名称木香槟榔丸处方木香50g槟榔50g枳壳(炒)50g陈皮50g青皮(醋炒)50g香附(醋制)150g三棱(醋制)50g莪术(醋制)50g黄连50g黄柏(酒炒)150g大黄

  • 藿香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藿香汤药方名称藿香汤处方藿香人参桂心桔梗木香白术各15克茯苓15克枇杷叶10片(去毛)半夏30克(汤洗,用姜汁制)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治心下虚满,饮食不入,时时呕吐,短气

  • 宁嗽丸

    药方名称宁嗽丸处方南沙参桑叶杏仁茯苓川贝 姜夏前胡薄荷各60克 苏子45克橘红30克 米仁90克 炙草1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消痰止咳。治风热咳嗽,痰多色黄,口干咽燥者。用法用量用川石斛

  • 灵应痧药

    药方名称灵应痧药处方茅苍术22两,天麻25两,丁香4两2钱,麻黄27两,川军42两,甘草24两,蟾酥7两,雄黄24两,麝香2两,冰片2两。制法共轧细面,水发蟾酥为丸,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中暑昏厥,呕吐泄

  • 开关利膈丸

    药方名称开关利膈丸处方人参、当归、木香、槟榔、枳壳、大黄。制法上为末,水为丸服。功能主治噎膈,大便燥结,粪如羊屎者。用法用量并用人乳或牛羊乳、梨汁、松子仁啖之。摘录《病机沙篆》卷上

  • 秘旨安神丸

    药方名称秘旨安神丸别名安神丸(《痘疹传心录》卷十七)。处方人参,半夏(汤泡)酸枣仁(炒)茯神各3克当归(酒洗)橘红赤芍(炒)各2.1克五味子5粒(杵)甘草(炙)0.9克制法上药为末,姜汁糊丸,芡实大。

  • 三味地黄酒

    药方名称三味地黄酒处方生地黄(切)100g 大豆(炒)200g牛蒡根(切)100g 酒2000ml炮制1. 将上述药材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 放入酒中浸泡,密封;3. 5日后开启,过滤后

  • 干葛平胃散

    药方名称干葛平胃散处方干葛、苍术、厚朴、广皮、甘草。功能主治和胃宽胸。主内伤吐苦水挟食,脉右关弦数;寒湿痢,胸满,呕吐饱闷,脉长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滋阴清燥汤

    药方名称滋阴清燥汤处方滑石30克甘草9克 生杭芍12克 生山药30克功能主治治温病,外表已解,其人或兼滑泻,或兼喘息,或兼咳嗽,频吐痰涎,确有外感实热,而脉象甚虚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方中山药滋阴

  • 茯苓理中汤

    《外台秘要》卷六:茯苓理中汤药方名称茯苓理中汤处方茯苓6克甘草9克(炙)干姜3克(炮)人参9克木瓜9克制法上五味,哎咀。功能主治治霍乱,脐上筑而悸。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适寒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