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耆内托散

参耆内托散

《小儿痘疹》: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炒)、当归川芎厚朴(姜制)、防风桔梗(炒)、白芷、官桂、紫草木香甘草

功能主治气血不足,痘疮倒靥,或痛疡久不溃脓者。

用法用量糯米1撮,水煎服。

摘录《小儿痘疹》

《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炒)、当归(酒洗)、白术(炒)、橘红甘草升麻川芎、生地(酒洗)、羌活厚朴(姜汁拌炒)。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肿疡,加连翘羌活;溃疡,加芍药、甘草;酒毒,加酒炒连;气,加香附;痰加瓜蒌仁;发热,加小柴胡、酒炒黄芩;渴加天花粉;恶心,加半夏生姜;解毒,加金银花甘草节;在太阳经上加羌活,阳明经上加鼠粘子、白芷升麻,少阳经上加柴胡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治痘全书》卷十三: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川芎当归防风白芷桔梗白芍厚朴木香肉桂

功能主治痘不起发,根窠不红,灰白色,寒战咬牙,痘毒少,而元气至虚者。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医学心悟》卷六: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1钱(虚甚者倍用),黄耆(酒炒)3钱,当归2钱,川芎(酒炒)5分,炙草1钱5分,陈皮5分,金银花5钱,丹皮1钱,远志(去心甘草水泡,炒)1钱5分。

功能主治痛疽未溃或已溃。

用法用量大枣5枚,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种痘新书》卷七: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当归赤芍川芎厚朴防风桔梗白芷、官桂、紫草木香、虫退。

功能主治气虚不能化毒,面痒者其痘白而顶陷,皮薄而浆清,精神困倦,二便频利。

摘录《种痘新书》卷七

《易简方便》卷五: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炙耆、白术当归、元参、白芍牛蒡、银花、连翘防风甘草

功能主治妊妇痘出稠密者。

摘录《易简方便》卷五

猜你喜欢

  • 防风粥

    《药粥疗法》:防风粥药方名称防风粥处方防风10~15g,葱白2茎,粳米30~60g。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主感冒风寒,发热畏冷,恶风自汗,头疼身痛,风寒湿痹,骨节酸楚,肠鸣泄泻。用法用量取防风、

  • 马蹄汤

    药方名称马蹄汤处方马蹄(下者烧灰)、猫儿毛(烧灰)、男子头垢(烧灰)。制法上和匀。功能主治定痛除根。主断根皲。用法用量先以黎根及茎,樟木叶汤洗令净洁、清油调涂,用绢绵护定,休着水。摘录《普济方》卷三○

  • 化核膏

    《外科全生集》卷四:化核膏药方名称化核膏处方壁虎14条蜘蛛28个蜗牛36枚 大麻油2千克 鲜何首乌藤叶 鲜甘菊根 鲜薄荷鲜牛蒡草 鲜苍耳草各250克连翘玄参苦参白蔹白芥子僵蚕水红花子大黄荆芥防风各12

  • 大莽草散

    《普济方》卷九十三引《博济》:大莽草散药方名称大莽草散处方莽草、石斛(炙)、牛胶(炙)、附子(炮)、萆薢、天麻(炙)、麻黄(去节)、泽泻、防风、石龙芮、松脂、独活、杜仲、川芎、芍药、人参、茯苓(去皮)

  • 万灵散

    药方名称万灵散处方牡丹 芍药当归蓬莪川乌青橘皮官桂牛膝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后血气。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温酒调下。摘录《产宝诸方》

  • 泻子汤

    药方名称泻子汤处方玄参90克甘菊花30克知母9克天花粉9克功能主治泻胃火。治心胃火盛,发狂,腹满不得卧,面赤心热,妄见妄言,如见鬼状。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四

  • 蟾酥托里丸

    药方名称蟾酥托里丸处方蟾酥2钱,干胭脂2钱,轻粉2钱,朱砂2钱,穿山甲2钱,百草霜不问多少。制法上为细末,丸如黄米大。功能主治一切恶疮。用法用量每服5-7丸,加至8-9丸。用葱1根,将葱刀剥开,将药包

  • 厚朴槟榔汤

    药方名称厚朴槟榔汤处方厚朴8分,槟榔8分,半夏8分,陈皮8分,泽泻8分,附子8分,木瓜8分,木香4分,甘草1分,大腹皮1钱,珠参5分。功能主治脾胃不和,成肿胀。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观聚方要补

  • 左归丸

    药方名称左归丸处方大怀熟地250克山药120克(炒)枸杞子120克山茱萸肉120克 川牛膝90克(酒洗,蒸熟,精滑者不用)菟丝子120克(制)鹿胶120克(敲碎,炒珠)龟胶120克(切碎,炒珠)制法上

  • 黄芩芍药汤

    《类证活人书》卷十九:黄芩芍药汤药方名称黄芩芍药汤处方黄芩白芍药白术干地黄各30克制法上药锉于麻豆大。功能主治治妇人伤寒,口燥咽干,腹满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150毫升,煎至)00毫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