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千金止带丸

千金止带丸

《中国药典》:千金止带丸

药方名称千金止带丸

处方党参50g白术(炒)50g当归100g白芍50g川芎100g香附(醋制)200g木香50g砂仁50g 小茴香(盐炒)50g延胡索(醋制)50g杜仲(盐炒)50g续断50g补骨脂(盐炒)50g鸡冠花200g青黛50g椿皮(炒)200g牡蛎(煅)50g

性状为灰黑色的水丸;气微香,味涩、微苦。

炮制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补虚止带,和血调经。用于脾肾不足,冲任失调,湿热下注所致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腰酸腹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千金止带丸

药方名称千金止带丸

处方香附(炙)5千克 椿根皮(麸炒)5千克 红鸡冠花5千克补骨脂(盐水炒)1.25千克木香1.25千克白芍1.25千克杜仲(炒)1.25千克白术(炒)1.25千克砂仁1.25千克续断1.25千克青黛(上衣用)1.25千克延胡索(醋炒)1.25千克 小茴香(盐水炒)1.25千克牡蛎(煅)1.25千克人参<去芦)620克川芎2.5千克当归2.5千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用方内青黛外加滑石5.3千克为衣,闯亮。

功能主治补虚止带。治妇女带下,腹痛腰酸,四肢倦怠,精神不振。

用法用量每服6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文墨丹

    药方名称文墨丹处方五倍子1个乌梅肉1个白矾2克 南星1个雄黄1块 大梅片0.9克麝香0.15克制法前五味,皆以面裹煨,研细。再入梅片、麝香和匀。功能主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吹患处。摘录《青囊秘传》

  • 浣肌散

    药方名称浣肌散处方枫香(别研)1两,荆芥穗1两,大黄2两,苦参2两,当归2两,升麻2两,白蒺藜2两,枳壳(去瓤,炒)2两,射干1两半。制法上同焙干,碾为细末,入枫香和匀。功能主治风热客博,皮肤瘙痒,隐

  • 参竹汤

    药方名称参竹汤处方麦冬、人参、竹叶、甘草、半夏、小麦、粳米、陈皮、生姜。功能主治睡中稍闻人声响动,即惊而不寐者,此胆虚之极。或迅雷所惊,抽掣。摘录《幼科发挥》卷四

  • 葱白丸

    《中国医学大辞典》:葱白丸药方名称葱白丸处方阿胶2两,香附2两,川芎3两,当归3两,厚朴3两。制法上研为末,将胶烊化,葱白、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受寒气郁,腹痛经闭。用法用量每服3钱,熟汤

  • 护面散

    药方名称护面散处方自己顶心发或女人发(煅存性)9分,明雄黄9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预防杨梅疮初发时服表药而上攻头脸。主用法用量分3服,每服用麻油半酒钟调药,黄酒冲服,1日服完。服后服表毒药,则头面不

  • 酒肿丸

    药方名称酒肿丸处方萝卜10枚,皂角5枚。制法上2味用水煮干,去皂角,将萝卜捣烂,蒸饼糊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酒肿,及脾虚发肿。用法用量萝卜煎汤送下。摘录《赤水玄珠》卷五

  • 地黄肉桂汤

    药方名称地黄肉桂汤处方党参(去芦,米炒)3钱,熟地4钱,半夏(制)2钱,归身2钱,吴萸(泡)7分,肉桂(去皮,另炖)6分。功能主治热补。主反胃,病在下焦,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入久而反出。摘录《不知医

  • 瓜桂散

    药方名称瓜桂散处方冬瓜1枚,肉桂10两。制法上用着中冬瓜1枚,去瓤,以肉桂10两锉入冬瓜中,盖口湿纸裹数重,撅地坑,簇以炭火煅令存性为末。功能主治水气。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日2次。摘录《百一》

  • 白术和中汤

    《寿世保元》卷三:白术和中汤药方名称白术和中汤处方当归(酒洗)2钱5分,白芍(土炒)1钱,白术(去芦,土炒)2钱,白茯苓(去皮)2钱,陈皮1钱,黄芩(炒)1钱,黄连(炒)8分(有红者多加),甘草5分,

  • 槿花散

    《百一选方》卷十四:槿花散药方名称槿花散处方木槿花不拘多少(采时不得用手,以竹筋就窠子摘,以细篾串眼,在有风处吹千)功能主治治脱肛痔病。用法用量水煎数沸,用盆盛,先以气嘘,候通手洗之。或木槿花为末涂之